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激活物流新生态

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激活物流新生态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3-24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2月28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与四大航运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揭开了“一单制”多式联运的全国化序幕;3月19日,首趟搭载工业用盐的班列从江西樟树启程,经铁路、海运直抵辽宁营口港。这不仅是铁路货运改革的里程碑,更是一场以“一张运单”贯通产业链、重塑运输体系的变革。

以制度创新打通物流“任督二脉”。传统物流的痛点,在于企业需对接铁路、港口、公路多个主体,重复沟通、反复换装,时间与成本在无形中流失。而“一单制”的出现,以“一张运单”串联铁路、水运,将责任主体明确为铁路一方,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运输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以本次从江西樟树运输至辽宁营口为例,运输时间压缩5天、成本直降10%。制度创新的背后,在于打破港口、铁路与海关的合作壁垒,让物流从“各自为战”走向“命运共担”。

用数字动能激活经济“毛细血管”。在江西某企业的仓库里,工作人员轻点95306平台,一键完成跨省联运申请。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国铁集团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优化调度的成果。通过数字化平台,货物从装车到换船的全流程实现“云端可视”——北斗定位实时追踪车厢位置,保障运输安全;港口装卸系统自动查询船期,科学匹配船只;统筹利用铁路与水运仓位,确保资源充分利用;智能算法动态规划最优路径,最大限度压缩运输时间。物流成本每降低1个百分点,便为实体经济腾出万亿级利润空间,这种减法中蕴藏的乘法效应,正是铁路服务国家“降本增效”战略的生动注脚。

以协同思维绘就交通“强国蓝图”。多式联运的深层价值,在于重塑国家物流格局。当前,中国正以铁路干线网为“主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沿海港口群、公路骨干网深度衔接,构建立体化运输体系。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例,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抵达广西钦州港后,无需换箱即可直装海船发往东南亚,全程运输时效较传统模式缩短40%,成本降低15%。这种“无缝衔接”的背后,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机制创新,是服务强国大局的战略协同。

“一单制”的效率革命,终将化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澎湃动能,让中国经济的血脉在更高效的流动中迸发勃勃生机。中国物流业正以创新为笔,在广袤国土上书写着现代运输体系的新篇章,一幅"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的交通强国画卷正缓缓展开。(文字:黄子仪、庄朴)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