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团队赴“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开展产业调研——青年科创人才在实践中锤炼产业振兴真本领

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团队赴“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开展产业调研——青年科创人才在实践中锤炼产业振兴真本领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3-21 15: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钱鑫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张琼艺、武嘉伟等一行7人,深入“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的吉巷乡,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此次活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探索新时代青年科创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

团队走访了前垅村等几个重点菌菇生产村,与菇农、合作社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进行深入交流,实地考察菇棚建设、菌棒加工、菌菇栽培及冷链运输等产业设施。

图为团队向企业负责人了解猴头菇加工及储存情况

在与当地菇农交流中获悉,普通的菇农难以实现工厂化栽培,而传统开放式种植面临菌棒感染率高、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此次调研团队也发现鸡腿菇具有生产周期短,且适合规模化种植等优势,但其种植过程仍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栽培环境要求较高,温湿度的波动都可能导致菇体发育异常,同时,鸡腿菇的加工产业链尚不完善,缺乏深加工产品,当前主要通过烘干延长了其保存期。

此外,大家共同探讨了红托竹荪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一致认为培育抗逆性强的优势菌种和解决红托竹荪连作障碍是在山地较多区域快速产业化规模化的关键。

图为钱鑫副教授同研究生张琼艺、武嘉伟交流鸡腿菇的种植

“我们调研发现,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仍占35%,标准化程度不足是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张艺琼介绍。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 “产业需求导向+青年科创支撑”的服务模式,为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武嘉伟、张琼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