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充分发挥‘1+3+N’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机制的优势,以‘枝叶同心法治同行’普法平台为核心,让普法工作如春风化雨,滋润宣传对象的心田,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山东潍坊潍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李法亮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调度会上坚定地说道。
近年来,该局积极响应法治建设号召,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根据“枝叶同心法治同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求,建成“1+3+N”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机制,1为区局“枝叶同心法治同行”主品牌,3为三个基层服务站根据辖区实际,分别设立“红心、沃土、融情”3个子品牌;N为融合开展,将基层服务站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融合,为基层服务站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奏响“红心”引领曲 筑牢校园普法防线
在潍城区某中学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讲座正在进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是严重违法的行为。如果遇到有人向你们售卖香烟,一定要勇敢地拒绝,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该局“枝叶同心法治同行”普法志愿队的李斌正热情洋溢地为同学们讲解着烟草相关法律知识。
这是“红心”子品牌下的一项重要普法活动。为了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该局依托“1+3+N”机制,定期组织普法志愿者走进校园。他们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开展知识问答竞赛、讲述真实案例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以前只知道中小学生禁止吸烟,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法律规定。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自己不会碰香烟,还会告诉身边的小伙伴们要远离烟草。”一位中学生在听完讲座后认真地说道。截至目前,该子品牌下的校园普法活动已覆盖辖区3所中学,受益学生达300人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图为组织开展关爱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
奏响“沃土”培育曲助力乡村法治振兴
农历二月十八,在潍城区望留集上,热闹非凡。该局的普法志愿者们也摆起了“摊位”,不过他们售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法律知识。
“大爷,您看,这真烟的包装印刷清晰,颜色鲜艳,而假烟的包装往往模糊不清。购买香烟时一定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志愿者孙健一边向一位大爷展示真假烟对比,一边耐心讲解着。
这是“沃土”子品牌在乡村开展的普法行动。乡村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该局结合乡村实际,将普法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志愿者们穿梭在集市中,向村民们发放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手册,内容涵盖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农村常见法律纠纷解决办法、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同时,他们还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法治理念。
图为开展“普法赶大集”活动,在集贸市场向群众讲解假烟危害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才知道法律就在身边。以后遇到问题,我也知道该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前来赶集的柳东村村民尹来琛感慨地说。2025年以来,“沃土”子品牌共开展乡村普法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余次,让法治之花在乡村这片沃土上绚烂绽放。
奏响“融情”共鸣曲 提升社区普法实效
在仓南街社区活动中心名称,一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普法志愿者们围绕民法典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如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详细解读。
“王阿姨,您说的这个房产继承问题,在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志愿者孙晓华、驻站律师王金飞耐心地为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解答着。
这是“融情”子品牌在社区的生动实践。该局将基层服务站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积极组织各类普法活动。除了举办法律讲座,还开展了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同时,他们还在社区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常态化的法律咨询服务。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又让我们学到了法律知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一些。”仓南街社区居民赵大爷高兴地说。通过“融情”子品牌的系列活动,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社区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下一步,潍城区局将继续深化“1+3+N”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让“枝叶同心法治同行”的普法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为推动社会法治建设贡献普法力量。(王效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