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蓝”交织“生态绿”,滦南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绘就生态画卷

“海洋蓝”交织“生态绿”,滦南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绘就生态画卷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03-03 13: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河北滦南,一片总面积达5791.6公顷的滨海湿地——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正以“海洋蓝”与“生态绿”的交织之美,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这里不仅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驿站,更以创新性的生态保护实践,成为我国滨海湿地治理的典范。

破局重生:从“化工园区”到“候鸟天堂”

2019年,滦南县面临发展抉择:原规划为化工园区的嘴东区域,因生态价值被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提名地。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退让703.5公顷建设用地,取消化工规划”,将这片区域转型为滨海旅游与生态保护区。通过退养还湿、生态补水、互花米草治理等工程,恢复盐场湿地250公顷,成功遏制外来物种入侵,湿地生物多样性纪录持续刷新。

创新治理:动态管理守护“迁徙生命线”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季节性保育区”的省级湿地公园,南堡嘴东开创了动态管理模式:候鸟迁徙季节参照严格保育区管理,非迁徙期则开放合理利用。这一举措既保障了27种国际濒危水鸟(如黑嘴鸥、丹顶鹤)的栖息安全,又兼顾了渔民生产与盐业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公园还与冀东油田等企业签订管理协议,化解矿业权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构建多方共治格局。

生态赋能:从“静默滩涂”到“文旅名片”

湿地修复不仅重塑了生态,更激活了区域发展动能。公园依托11公里生态海堤、580平方米湿地展示中心等设施,打造集科普教育、观鸟旅游、生态研学于一体的文旅地标。据了解,滦南通过湿地主题宣传片、新媒体平台推广等形式,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至。湿地周边A级景区、开海节等文旅IP的培育,正推动当地从“工业依赖”向“绿色经济”转型。

全球视野:申遗助力“湿地之城”建设

作为我国北部唯一接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场评估的申遗提名地,南堡嘴东湿地的独特性赢得国际认可。公园通过构建起防范风暴潮的生态屏障,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鸟类监测,记录到赤颈䴙䴘等新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如今,漫步南堡嘴东,碧海蓝天间万鸟翔集,红滩绿苇中游人如织。这片曾面临开发与保护博弈的土地,正以“世界自然遗产”级的守护,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滦南用行动证明:生态优先不是发展的桎梏,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金色钥匙。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