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利县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地上,烟草产业正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开启新一年的耕耘篇章。从烟田冬耕的有序推进,到“烟农招聘”的创新之举,再到育苗工厂的精心建设,慈利烟草人齐心协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丰收的种子,描绘着春日的美好画卷。
“预立规划”开新局
新春伊始,慈利县的烟田冬耕验收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这项工作各烟站从年前开始发动,通过村组生产动员会、入户走访宣讲、下地督促落实,网格技术员们历时两个月奔波,抢抓“黄金时期”奋力推进引导,如今初见成效。
“以前烟农都要到三四月才开始整地,部分高海拔地区六月上旬还在栽烟,烟地无法达到冻垡晒垡、培肥活化的效果,烤烟也被迫缩短了生长周期,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一定影响。现在年前就完成了冬耕,烟苗移栽时间可以提前到三月份,既滋养了土地,也加快了生产节奏,烤烟的内在品质得到了有效保证。”江垭烟站的烟叶技术员小李介绍道。
走进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在田间地头、农瓦屋舍,各色冬季备耕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红彤彤的墙报奏响了丰收的序曲,朴实无华的文字让烟农倍感贴心。
(张贴宣传红纸)
“感觉就像过年贴春联一样,特别喜气,栽烟赚钱本来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每年看到烟站来贴墙报,就是提醒自己新的一年要来了,该是动起来的时候了。”烟农老董笑呵呵道。
老董所在的三官寺大泉村在网格技术员的指导下提前一年开始谋划布局来年生产,土地流转、开荒翻耕一气呵成,三百多亩烟地在年前就完成了整地、起垄、覆膜,是全县行动最早、落实最快的村。
农事生产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既有对自然天气的博弈,也隐藏着病虫害的“暗箭”,随时可能给作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时因地,将烤烟的各项关键生产节点适当前移,意味着抢得先机,能让烟农在面对各项挑战时有着更多的应对时间和调整空间。为此,网格技术员们夜以继日地忙碌在生产一线,争分夺秒地与农事“赛跑”。而在这超强行动力的背后离不开慈利烟草的宏观运筹,为使烟叶质量得到长足发展,慈利烟草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为每一项决策都锚定了最终目标,也为工作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根基。
“招兵买马”谋新篇
60公里外的杨柳铺乡,一个特殊的“小摊”正在悄然酝酿。春节前后,乡镇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务工人员趁着返乡的契机与家人团聚,同时也在留意着家乡新的发展机遇。杨柳铺烟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人员流动频繁的时机,在集市上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烟农招聘”活动,吸引来了众多目光。
(在集市设点宣传种烟政策)
“在家种烟政策好,顾家养娃问题少!”活动现场,网格技术员手持着小喇叭,热情地向过往行人介绍着烤烟种植的各项优势,从政府给予的优厚补贴政策,到烟站提供的全程技术指导,再到稳定的收购价格与渠道,都一一耐心解答。为了更好地服务有意向的务工人员,烟站特别设立了咨询台,安排技术骨干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工作人员会根据务工者的家庭劳力情况、经济状况以及自有土地等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详细分析和指导,并为每位意向人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种植建议,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增强信心。
“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孩子都快不认识我了。要是在家种烟能有不错的收入,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庭。”现场的一位中年大叔感慨道。
普通的就业招聘多集中在城市或固定招聘场所,对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有一定要求,而“烟农招聘”则放在了更具烟火气的乡镇市集,不但能够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还能协调村委会、银行帮助办理土地流转与贷款事宜,在为行业注入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为返乡务工人员提供了回乡发展的新选择。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吸引更多有热情、有干劲的乡亲们投身烟叶种植,也算是为乡村和行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烟站负责人说道。
美好生活是人们努力奋斗的愿景,而像这样的招聘会、集市布展等活动,慈利烟草已连续发动开展三年,“家门口”就业服务让万家灯火的美好图景得以具象化,烟叶产业也成为了他们开启家乡幸福生活的新启点。
“精配严管”筑新基
在象市镇虎头村,广袤的田野间,一座现代化的育苗工厂格外醒目。它静静伫立,银白的顶棚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与周围翠绿的田野相映成趣,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虎头村位于国道边,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水灌溉系统也发达,非常适合烟稻轮作,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烟苗需要到象市山上去拖,来回车程要一个多小时。”烟农老胡是虎头村今年引进的第一批烟农,这第一关烟苗就让他犯了难。
(象市虎头村育苗工厂)
为了满足低海拔烟区的烟苗需求,慈利烟草自去年年初谋划新建育苗工厂,虎头村便在其中。从规划选址,到督促工程质量,网格技术员全程参与其中,确保工厂内部布局合理,能够满足烟苗培育的各项要求。如今,育苗工厂落成,能够辐射周边烟田800亩,方便烟农的同时,也为虎头村的产业布局打开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不仅如此,育苗工厂科学化管理、集约化育苗、订单式销售的专业化模式也保障了育苗的质量与效率。育苗时节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低温、集中降雨天气,工厂育苗为烟苗避开了不利天气影响,为苗期节约了大量时间。为此慈利烟草双管齐下,一方面强化管理,要求网格技术员每天对集中育苗点进行巡查,用手机记录下烟苗的生长状态与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建立数据记录台账,为后续的农事操作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是开展督察,烟叶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将各育苗点的品种管控、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作为重点督查内容,确保育苗高质量完成。
“现在我再无后顾之忧,万事俱备,只等着烟苗长成开栽了。”老胡望着满池嫩绿的烟苗,眼底满是对丰收的憧憬。
下一步,慈利烟草将持续以烟叶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继续抓好烟叶生产工作,及时关注烟农生产中的所盼所需,确保产业丰收,烟农增收。(申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