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据价值化,公共数据先行一步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日渐完备,落地实施路径不断明晰,各地各部门持续探索有序推进数据共享,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持续培育应用场景。

推动数据价值化,公共数据先行一步

来源:工人日报 2025-02-24 09: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全国数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大力推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价值化,让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里,体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体现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近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情况。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推动数据价值化,公共数据要先行一步,真正把公共数据资源供出来、用起来。

近年来,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日渐完备,落地实施路径不断明晰,各地各部门持续探索有序推进数据共享,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持续培育应用场景。陈荣辉表示,下一步,将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撬动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打造数据利用的多应用场景和模式,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

统筹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是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改革、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在探索政务数据共享制度和实现路径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关经验。作为2020年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福建出台了《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公共数据统一汇聚、统一共享的管理模式。据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介绍,依托省市两级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接入全省2000余个政务信息系统、汇聚1800多亿条有效数据,福建基本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系统“应接尽接”和全省公共数据“应汇尽汇”。

2024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第七批《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和第五批《垂直管理业务系统对接责任清单》,为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系统有效对接,更好服务数字政府建设,特别是“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机制性安排,精简合并报表,严控新增报表,围绕‘一数一源一标准’,明确数据治理和共享责任,推动‘一次填报,多方共用’,推动数据由‘向基层要’变为‘从系统取’,切实减轻基层干部重复报数负担。”陈荣辉提到,下一步,将同时推动数据回流,支持基层干部利用数据更好为企业和百姓服务。

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授权运营是一种新的数据供给方式,目的是通过引入专业化力量,对公共数据进行治理、加工,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好满足社会用数需求、更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针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各地也做出了一些探索。例如,江西建立由多部门组成价格协调机制,加强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试行收费先期指导;福建出台创新公共数据统一授权运营模式,同时建设了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目前已推出100多个授权运营应用案例。

今年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正式上线试运行。据介绍,这个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后,供数单位可以通过登记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来这里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陈荣辉表示,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账,加强授权运营信息披露,也将促进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

打造更多数据应用场景

数据价值化,要在场景应用中得以实现。据介绍,近年来,国家数据局会同相关地方和部门,重点打造了一批示范性数据应用场景,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继去年10月发布首批“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清单,近日国家数据局又发布第二批次清单,包括20个应用场景。

重庆用公共数据赋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入选了第二批示范场景清单。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代小红介绍,重庆通过打通政府侧、产业侧、设备侧、企业侧“四侧”数据,打造车路云控制平台,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可靠的云以及强大的网融为一体,推动老牌汽车生产基地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和升级。

“各地区各部门对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也高度重视。比如,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千行百业’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培育更多数字应用场景;重庆市提出要扩大数据流通和价值示范,培育实数融合新业态。”陈荣辉表示。 陈荣辉说,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快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数据资源价值释放的驱动力,打造数据利用的多应用场景和模式,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