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绘厚福非遗,青春智溯文化新风

AI 智绘厚福非遗,青春智溯文化新风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02-21 13: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寒假期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赴福州市长乐区厚福乡,开展“AI  智绘厚福古俗,青春智溯闽都文化新风”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当地春节期间巡安祈福踩街活动背后的文化密码,借助AI技术让更多青年体味“踩街”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中迸发更大的创新活力。

图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社会实践队成员合影留念

实践队拍摄组 供图

作为拥有4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厚福踩街活动不仅是长乐地区的重要民俗盛典,更是闽人信仰的珍贵遗存。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这一传统民俗的魅力,实践团队通过实时直播,带领观众“云游”巡安盛典。队员们化身深度访谈记者和现场讲解员,与踩街活动的组织者、巡安队伍中的年轻人以及现场观众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积极与线上观众互动,解读踩街习俗背后的文化密码,使传统民俗打破地域限制,在云端焕发新的活力。

在访谈中,长乐青屿池氏宗祠理事会理事表示,踩街活动不仅是民间信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我们传承的不仅是踩街的形式,更是其中蕴含的忠义精神和凝聚力”。巡安队伍中的年轻人则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爱国爱乡”新的表达方式,“仪式是对中国人特有的‘家国天下’个人与家庭、社区、国家之间责任关系重现和巩固”。一位外地游客激动地表示:“我在老家没体验到的年味,在长乐体验到了!”对他而言,“年味”不仅是民俗的热闹氛围,更是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从海外游子返乡共续家族根系,到青年自觉传承维系习俗活力,从神像巡游背后“人神共娱”的集体祈愿,到万人空巷中凝聚的文化认同,厚福踩街活动不仅是长乐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图为实践队采访长乐区文岭镇石壁村青屿池氏宗祠理事会理事

实践队拍摄组 供图

活动圆满结束后,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对活动拍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为古老的文化传统注入新活力。最后,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现代科技对活动拍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此次深度加工采用先进的  AI 视频转绘技术,在保留踩街活动真实场景的基础上,着重重塑了本次活动的主神 —— 海神英烈王的故事。通过 AI 技术的精妙运用,团队成功让海神英烈王  “开口说话”,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清晰展现了巡安活动的由来和过程。借助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新思路。这种将 AI  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方式,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助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图为抖音视频发布信息截图

实践队拍摄组 供图

该视频已通过抖音平台传播,在数字化时代为踩街文化的宣传与展示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续团队还会就“踩街文化传承”继续推出系列短片。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