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陡峭,人勤春来早,立春刚过,在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镇田地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里6座联体大棚中,烟站站长张世峰正穿梭其间,与合作社副总经理吴辉进行交谈,并对苗棚管理进行指导,一座座烟叶育苗棚正播下金叶新希望。
近日,该县各植烟乡(镇),7个育苗中心36座联体大棚,点缀在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新年丰收的希望。各育苗中心由站长负责,8个客户经理分包,他们向各育苗户宣传政策,传授苗棚管理技术,指导及时管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孕育壮苗。
分公司技术人员(右三)向工人讲解湿润育苗技术要点
走进苗店镇田地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吴辉正组织工人在苗棚内作业,他说:“今年烟草公司下发了育苗记录,农事操作手册俩本,我们按照上面的育苗操作要点,漂浮育苗,湿润育苗要点落实好,公司生产技术人员不间断来指导,加之站长和技术员分包到中心,对今年的烟叶生产充满希望,目前正是苗棚温湿度、水分和营养管理的关健节点,在育苗棚内设置物联网温湿度报警器及监控设备,定时观察,严格控制棚内温度,苗是金,管是银,培育出壮苗,才能为生产奠定基础。”
通常在立春后开始育苗,它对土壤、空气、温度、湿度等要求比较高,相比其它农作物极为“娇贵”。对于有着多年种植管理经验的吴辉来说,他每天根据烟苗生产特性,指导工人科学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以确保为烟苗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温湿度控制仪连在我和站长的手机上,苗棚里的温度、湿度,包括光照率都能从手机上观看指标,能及时做出调整。我看一座棚,合作社育苗工场整体情况大概了解,不用一个棚一个棚去跑,管理方便了”。
据了解,创建于2018年的苗店镇田地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该合作社在社旗县的苗店、兴隆、李店、晋庄、陌陂等5个乡(镇)流转土地2.1万亩,遵循“发挥特色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总原则,秉持以“以烟为主、烟粮互促”理念,时刻把握市场行情,规划优质科学轮作倒茬,探索出了“烟菜粮轮作,三年一轮回,四年两头种植烟叶”新模式,形成以“烟+菜+粮”轮作为主,以二三产业为辅,实现了以烟稳粮、以粮促烟,保障产销平衡,实现烟叶提质、烟农增收、烟区稳定。2021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确定为全国烟叶产业综合体试点单位。 合作社“滚动式”发展,不仅使自己获得良好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分公司技术人员(右二)指导育苗户查看温湿度远程控制仪
合作社还为周边230名村民提供务工就业机会,50多岁的曹岗村妇女赵书芳,家中7口人,8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下有4个孙子。自己在不影响赡养母亲、接送学生情况下,担任了烟叶生产专业队队长,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
“在做好利润分红共同致富的同时,我们每年为产业工人缴纳工伤、养老、失业和意外‘四个保险’,从而稳定产业用工队伍,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促进综合体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吴辉如实说。
烟站技术人员(右二)向育苗户传授苗棚管理技术
在具体工作中,该合作社组织了深耕、起垄、移栽、植保、采烤一体化、分拣等多个专业服务队,对本社及周边多个乡(镇)的整个烟叶生产任务进行专业化服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金叶拓展致富路,强村富民促振兴”。如今,社旗县田地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烟+菜+粮”轮作模式,三大产业突飞猛进,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农业设施完善,烟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民的生活质量迎来巨变,勾勒出了乡村振兴“新画卷”,激励着更多烟农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李良 封文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