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工作部署,近日,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深入有福之州开展“循‘福’迹,探寻守‘福’者”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探寻春节“福”文化。
传统守“福”者,守护历史记忆
福建省以“福”为名,“福”文化浸透闽地闽人、闽山闽水、闽风闽俗。春节更是福建“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祈求福祉、迎接吉祥、驱除灾难的美好愿景。为追溯“福”文化历史渊源,深入了解八闽人民与“福”文化的不解之缘,活动的第一站,实践队探访了福文化博物馆。
在这里,有着一群专门从事“福”文化研究和“福”文化宣传的传统守“福”者——博物馆讲解员。她们从“寻福”“送福”“造福”“享福”四个篇章,向实践队师生生动讲述了福建传统的福字书法、精美的“福”文化工艺品、丰富的“非遗”资源、蕴含福意的春节习俗、极具福味的闽菜美食,展现出福建人民对“福”文化的执着追求与坚定守护,让大家全面了解了“福”文化的传统历史记忆。
在与讲解员的互动交流中,实践队师生不仅理解了春节“福”文化的独特内涵,感受到其蕴藏着悠久的智慧与情感,更是看到了“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实践队师生深刻领悟,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护和传承传统“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统守“福”者。
创新守“福”者,传承文化遗产
为深入了解“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队师生第二站来到了中国第一家福文化书店——福书轩,探访这里的创新守“福”者——文创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如何把传统“福”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让“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实践队师生重点参观了八闽各地的非遗技艺、生活美学等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福”文化,并与店员就书店春节期间与日常是如何宣传与发展“福”文化展开了交流。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深入了解到文创工作者们是如何挖掘和升华传统“福”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了让传统“福”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
两位思政课老师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强调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性,指明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同学们分享了实践心得,表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青年一代参与,要勇于担起责任,自觉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争当新时代的创新守“福”者。
平安守“福”者,守护幸福安宁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福”文化的时代新解。随着大学城的人口和治安要素日益增长,如何守护数十万人生活的大学城幸福安宁给辖区派出所带来了新挑战。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实践队师生走进长安派出所,探访大学城平安守“福”者——基层派出所民警,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双方就密切警校协同、深化警校联动、促进平安共建、共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随后,实践队一行参观了长安派出所,并重点围绕新春守“福”话题与基层民警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此次寻访平安守“福”者,实践队队员对人民警察这一职业有了更为真实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正是有人民警察日复一日的守护,为大学城平安筑起坚实的“防护墙”,才有大学城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才有师生群众的平安春节“福”,人民警察永远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依靠,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平安守“福”者。大家认识到,平安是福,每位青年都要争做平安守“福”者,不断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共同努力,共享平安。
“福”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实践活动落实“两个结合”要求,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通过探寻春节“福”文化,探访传统守“福”者、创新守“福”者、平安守“福”者,感受新时代“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国家富强之福、社会安定之福、生活小康之福,从“福”文化价值与传统意蕴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