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皖中平原的晨雾还未散尽,巢湖市槐林镇官塘村的田野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田地里拖拉机的轰鸣声、农人弯腰锄地拔草的沙沙声、孩童追逐嬉戏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安徽省巢湖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柳润正与村民们携手并进,以实干为笔、以奋进为墨,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如果说春耕是土地的觉醒,那官塘村的开满桃园则是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沿着弯曲的乡村小路望去,成片的桃树苗迎风舒展枝条,工人们正在为每棵树系上防虫袋、修剪枝桠。
“剪枝上肥,一点马虎不得。”柳润指导村民在一棵桃树旁熟练地剪掉多余的枝条,“剪枝是为了让桃树通风透光,结出的果子更大更甜;上肥是为了补充养分,保证桃树健康生长。”
田间地头,一车车农家肥堆成了小山,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这些都是发酵好的有机肥,比化肥更环保,种出的桃子也更绿色健康。”袁开满抓起一把肥料,仔细查看成色,“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我们不仅要增产,还要提质,让锦绣黄桃走得更远。”
在巢湖市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官塘村大力发展开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标准化种养殖,积极探索“合作社+专业养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鱼虾+水稻+果树”多样化种养殖。截至目前,专业合作社的水、电、路和鱼池生态修复等养殖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近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依靠科技与创新,不断建立机制,持续规范运作,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农民增收、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除了积极发展合作社,驻村工作队还为村民开设了“田间学堂”,邀请农技专家会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识别病虫害、科学施肥。“以前总觉得多上肥料才长得好,现在才知道过量施肥反而会破坏土壤。”参加培训的村民感叹道。此外,工作队还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让农药喷洒效率显著提升,彻底改变了传统劳作方式。
夕阳西下,官塘村的田野上依然灯火通明。村民们围坐在村头的广场上,讨论着今年的种植计划。远处山上的桃园泛起晚霞,仿佛为这片土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
“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争取把黄桃采摘节办成品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柳润说道。
春风拂过田野,也吹开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传统与创新碰撞,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官塘村正悄然崛起。(宋宇 江民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