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三度融合 让乡村振兴有形更有魂

“农文旅”三度融合 让乡村振兴有形更有魂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2-20 15: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嗨喽嘿,嗨喽嘿,一坛酒儿百年装,有情地久天又长,送妹一坛苞谷酒,要想哥哥天天尝。”2月18日晚,正值雨水时节,山东潍坊寿光市稻田镇桂河二村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灿烂的烟火在人群间呼啸升腾,“乡村里的歌声”民俗活动在此精彩上演。

当晚,多个绚烂威武的布狮子在村民们的舞动下,时而腾空疾飞,时而跳跃翻转,上下翻腾、左右起伏,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在村道巷弄中来回穿梭,在灯光的映衬下,舞狮队伍千姿百态,热闹非凡。游客们也被这份欢快热闹的气氛所带动,纷纷载歌载舞热闹起来,欢声笑语在村落中此起彼伏,嘹亮的歌声响遍舞台的每个角落。

图为村落烟火晚会活动现场

多样化 “ 民俗游 ” ,偏远特色古村释放新动能

进入2月份,桂河二村春意正浓。初春的第一场雨不期而至,绕着村子转一圈,悠闲惬意的小酒馆里、温馨雅致的民宿里、挂满瓜果的大棚里……到处都有游客身影。随着进入春季旅游旺季,桂河二村的赏玩人气不断攀升。曾经这个连本地人也留不住的无资源、无产业、无集体收入的“三无”小村落,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转机出现在2023年初,当时,该村基础设施薄弱,路难走,饮水水质差,群众如厕难,人居环境不佳。山东潍坊寿光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对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桂河二村进行定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对接村两委,组建帮扶小组对村内产业经济和基础设施开展资金支持,通过修缮设施、丰富旅游资源和扩大土特产销路等方式,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村“两委”支持下,寿光市局(营销部)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修建公共停车场,建造3个A级生态公厕,硬化600平方米广场路面,拓宽5条通村主干道,建设了“初心长者食堂”,收获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在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帮扶小组带领村民将原来的蔬菜种植区改造成种植大樱桃、晴王葡萄、猕猴桃等品种的采摘园区,建成11套精品民宿、57间酒店式客房、2初咖啡厅、1处休闲茶室等此类酒店餐饮设施,还修建3.7公里乡村硬化路,打造十里杜鹃观光长廊,种植了200株黄栌打造醉美红叶谷,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向前。

经过几年的发展,桂河二村已成为集餐饮、住宿、会议、民宿、研学、采摘、农事体验、垂钓、赏花、小型音乐会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村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村里的基础设施得以提升改造,更多的困难户走上致富之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乡村看到了机会,他们回到家乡,在这里干事创业,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图为志愿者帮助村民采摘水果

去年进入11月份以来,寿光市局(营销部)与村两委积极筹备冬季旅游文化节活动,他们依托附近的农庄滑雪场,利用人工造雪机抓紧时间造雪,组织村民挥动着锹铲打造不同的冰雪娱乐项目。“入冬以来,我们尽一切力量造雪、制冰、购买设备、强化住宿餐饮服务,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滑雪装备、冰上筏子、雪地摩托等项目,希望外地游客能尽情享受冬日快乐。”寿光市局(营销部)帮扶组成员张晓莉介绍说。

在村里举办的“全民冰雪季”2024年冰雪社区运动会上,100余名冰雪运动爱好者参与了1.8公里雪地健步走活动。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免费冰雪体验卡,游客可以在桂河二村免费体验滑雪圈、冰刀、雪地摩托、冰上爬犁等20余种冰上趣味项目,在村内农家乐就餐还能享受8.8折优惠活动。

游客们参加完冰雪活动走进村落,3米的“王高第一锅”已经点起了第一把火。半人高的灶台,地道的农家猪肉180余斤,精选土豆300余斤,干制豆角200余斤,寿光市局(营销部)的帮扶小组协助村民,将在现场烩出一锅香飘十里的冬季炖菜,烩好后分别装入小锅给游客分食,这个创意在村内还属于首次。

吃过炖菜后,游客们可以在村内的特色小吃街品尝寿光美食,如王高虎头鸡、羊口虾酱烩豆腐、架子火烧烩炸肉等,还有蚂蚱酱、韭菜花、宏源老酒等众多当地特色美食。在民俗体验一条街,有榨油坊、香囊坊、糕点坊等,游客可以感受农村土榨油的加工工艺、非遗香囊的制作手法。

产业兴日子旺,村民富农村美。得益于国家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寿光市局(营销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桂河二村的村民将会过上更加幸福、甜蜜的生活。

实景化 “ 剧本杀 ” ,红色美丽村庄焕发新活力

“村里的活动场地有100多平,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扣人心弦的剧本发展线,还可以感受古村韵味、品尝特色美食,住在村里的民宿体验美景。沉浸式的‘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很赞!”在上海工作的张璐前阵子利用周末,坐火车来到寿光台头镇牛头二村,体验了一次古村实景剧本杀。虽然是资深剧本杀玩家,但她平时玩的都是2~3小时的室内剧本杀,第一次玩乡村剧本杀让她感到新鲜又刺激,“体验感太强了!场景不断变化,感觉像在拍电影!”

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来到牛头二村这座充满红色情怀的村落,感受古村实景、NPC互动、换装演绎的沉浸式“剧本杀”《牛头镇风云》。在这场游戏中,游客可身着旧时代服装,或使用扁担、佩枪、长矛等道具,穿行于牛头二村的传统民居和田园巷道,在紧张的剧情中体验农圣故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色。

近年来,寿光市局(营销部)积极开展“追寻最美的家乡”网格化帮扶行动,结合牛头二村的红色文化底蕴,该局(营销部)积极协调村内零售客户和村两委的支持,在村内搭建了文旅融合新场景,帮助古村落持续散发新生机。

“为利用好文化展馆、古建筑遗址、村史馆等村内资源,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发展农旅产业,今年以来,我们打造了‘农文旅+剧本杀’的农旅亮点品牌,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感受乡村,还为村集体增加6万多元的收入。”寿光市局(营销部)志愿者褚学东介绍说。该村不仅提供实景生活场地,还派村民老乡参与演出,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乡村文化,体验寿光的人文风情。

村庄的剧本杀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寿光市局(营销部)的志愿者们帮助村民对村落进行多维氛围实景搭建,通过主线和支线,将、古宅、前厅、后院等村内人文标的与自然景观串联。融合了推理解谜、情景演绎、带入表演等多种形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穿越”到革命年代,在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情节中体验先辈们曾经历的艰难险阻,感受他们的革命精神,寻悟初心使命。

作为“剧本杀”中首批上岗的村民,今年42岁的王永花扮演的是游击队员,在游戏中她为玩家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参与到‘剧本杀’游戏,不仅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年增加几千元的额外收入,还能带动家里的农家乐生意,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朋友,我赶上了新时代的好福利。”王永花说。村民集体参与到剧情演绎中,让“剧本杀”的更加富有乡土气和真实感,很快牛头二村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为将几千亩的荒地利用起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寿光市局(营销部)协助村民在周边建设了休闲垂钓、花香庭院、巨淀小岛等田园景观,利用傍水环田的优势打造起集采摘、度假、康养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旅研学综合体。   

图为帮助村民直播销售农产品

在此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的单一种植模式,大力培育盐碱地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化农产品特色加工,做好乡土品牌优势,形成了苇草编制、观光餐饮、种养加工等市场供应链条,全面叫响“巨淀湖咸鸭蛋”“牛头小菠菜”、“牛头蚂蚱酱”等特色农产品牌。

“原来的老家真的讨不到好生活,我和妻子都外出打工谋生,自从知道家乡新建文旅景观后,我就返乡在附近开了个‘老味道农家菜馆’,没想到生意还挺火爆,今年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去掉经营成本,还能余下3万多的收益。”算起村子发展文旅产业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帐”,村民马明杰露出了朴实的微笑。

如今,牛头二村每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带动周边40多户村民参与,每户每年增收约2万元,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30余人,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增收双赢。

“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让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也是寿光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最温暖的底色。寿光市局(营销部)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文旅工作特色,串联巨淀湖、弥河湿地、羊口渔港等自然资源,为周边群众持续产出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惠民成果。”寿光市局(营销部)党总支书记、局长、经理毛东伟同志表示。(作者:李可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