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益到潮流:闪亮护眼行2024如何掀起全民“护眼+”新浪潮

从公益到潮流:闪亮护眼行2024如何掀起全民“护眼+”新浪潮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2-20 11: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当小红书的#每天晒够太阳2小时挑战#掀起户外养生新潮流,《黑神话:悟空》玩家们拿着游戏地图打卡山西古建筑时,回到线下,一场名为“趣玩,去闪亮”的护眼实验正在广东街头制造新热点。

2024年11月起,闪亮护眼品牌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发起闪亮护眼行公益护眼项目,将公益大巴开进中山、佛山、珠海、深圳的商圈广场,巨物化 的红蓝主题装置 化身"显眼包",年轻人组团用保龄球击倒"眼疲劳"瓶柱,大人、小孩在定制露营区闭眼静听城市白噪音——这场打破次元壁的护眼行动,精准切中Z世代“反内卷”的三大诉求:用行为艺术对抗屏幕焦虑,把健康科普变成社交货币,让“正经事”也能玩出仪式感。

策略转型:从“单向输出”到“场景共创”

自2019年起,闪亮护眼行连续五年深耕青少年公益护眼教育,2024年闪亮护眼行首次突破传统路径,告别校园讲堂,将护眼场景延伸至中山、佛山、珠海、深圳四城街头。闪亮定制版蓝白色公益大巴化身“移动护眼站”,车身绘制的蓝天白云休闲“度假”场景,搭配“趣玩,去闪亮”标语,成为广东街头的显眼符号。

在线下快闪活动中,项目设计【趣露营】【趣运动】【趣撒野】【趣挑战】四大互动区,其中“闭眼静坐5分钟听自然声”的沉浸式体验,让都市人直观感受睫状肌放松的奥秘;而用保龄球击倒“眼干、眼红、眼疲劳”瓶柱的游戏,则将抽象的眼健康问题转化为可触碰的趣味对抗。

细节突围:用“巨物化”设计点燃社交传播

此次线下互动通过视觉奇观与实用工具强化用户记忆。巨物化的红蓝闪亮装置、巨型视力表与巡游大巴组成“护眼地标矩阵”,在微博等平台引发#广东街头显眼包#话题热议。

科学轻量化:藏在“显眼包”里的《趣玩说明书》,用三级眼肌训练迷宫引导用户跟随眼球运动“闯关”,让复杂的睫状肌放松训练变成每日5分钟小游戏。把现场“巨物”互动,延展为随身科普物料,从空间、时间维度提升活动影响。

链路闭环:线上线下联动激活长效价值

在活动传播中,闪亮小红书官方账号联合多名KOL打造“护眼人设”,将“清凉滋润滴蓝闪亮”“眼红眼痒滴红闪亮”的产品记忆点,植入护眼操挑战、户外打卡等轻量化内容,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0万次。

同时线下联合中智大药房、君安药房等广东本土连锁品牌,在巡游城市药房设置“闪亮护眼补给站”,消费者凭活动打卡照可兑换护眼贴等产品体验装,实现从品牌曝光到门店引流的高效转化。活动期间,合作药房客流量环比增长50%以上,UGC自发传播内容超1000条以上。

深层价值:重新定义公益护眼的社会角色

回顾闪亮护眼行2024项目,这场活动的本质,实现对“公益护眼”概念的三个升维:

从“治病”到“防未病”:通过“推倒眼疾保龄球”等互动游戏,将治疗转化为科学预防,提高大众科学护眼意识。

从“任务”到“生活方式”:闭眼静听自然声、户外眼肌训练等设计,让护眼成为都市人减压的新仪式。

从“个体行为”到“公共议题”:巨物化装置引发的街头驻足与拍照传播,使护眼突破私域话题,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健康宣言。

让“闪亮”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这场持续多月、覆盖广东四城的实验证明:健康科普不必正襟危坐,公益营销可以成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塑造者。当闪亮大巴的蓝色身影最终驶离广东街头,留下的不仅是数万人次互动数据,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有趣地做正确的事”的行业启示录。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护眼科普的升级,更是一次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集体唤醒。当护眼从“任务”变为“趣玩”,当品牌从“说教者”变为“同行者”,闪亮护眼行正在证明:公益可以很潮,健康也能很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