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潮头千雪实践团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走进了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嵌瓷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色彩斑斓的瓷片在匠人手中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飞檐走兽,也感受到了嵌瓷艺术背后那份跨越百年的匠心与坚守。
实践团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参观,了解到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出现。当时,潮州陶瓷产业发达,民间雕塑艺术兴盛,嵌瓷工艺开始以简单的花卉图案形式出现在建筑物上。到了清代,随着潮汕地区祠堂和“驷马拖车”等豪宅民居的兴建,嵌瓷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花卉植物、飞禽走兽、历史人物和戏曲故事为题材的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如今,人们仍然能在潮汕传统建筑物上找到嵌瓷的身影,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寄托着一代代潮汕人民对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在嵌瓷博物馆内,实践团成员们屏息凝神,注视着嵌瓷师傅手中的瓷片在阳光下闪烁。师傅们以瓷为笔,以剪为刀,将五彩斑斓的瓷片裁剪成细腻的花瓣、灵动的鸟羽,再一片片镶嵌在灰塑之上。每一片瓷片的拼接,都是一次匠心与技艺的完美融合;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是一段历史与文化的深情诉说。嵌瓷工艺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色彩的绚丽与造型的精巧,更在于它承载着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然而,如今的嵌瓷工艺却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建筑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嵌瓷的实用场景日益减少;同时,嵌瓷技艺学习周期长、收入不稳定,导致年轻人望而却步,传承人青黄不接。此外,嵌瓷艺术的创新力度不足,难以与现代审美需求接轨,也限制了其传播与推广。嵌瓷工艺,这门承载着百年匠心的艺术,正亟待注入新的活力,以在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嵌瓷艺术的发展需要传统与创新并重,既要坚守匠心精神,又要拥抱时代潮流。首先,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和传播嵌瓷技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嵌瓷的魅力;其次,推动嵌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艺术装置等,使其融入日常生活,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此外,加强与学校、社区的合作,开设嵌瓷体验课程和工作坊,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与技能,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政府与社会各界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可为嵌瓷艺人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和发展机会。通过多方努力,嵌瓷艺术必将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此次参观学习和现场观摩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潮州嵌瓷的历史与文化,更为实践团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灵感。实践团计划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文旅项目相结合,通过创新设计和推广,推动潮州嵌瓷这一传统工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潮州文旅产业汲取传统文化的特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供稿: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潮头千雪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