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四季》黑龙江篇:解锁冰天雪地、白山黑水间的味觉密码

《三餐四季》黑龙江篇:解锁冰天雪地、白山黑水间的味觉密码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2-17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江畔鲜鱼红汤“红”的秘诀是什么?齐齐哈尔的烤肉如何与时俱进?胖头鱼汤的鲜香从何而来?相比其他火锅,满族火锅有何不同?杀猪菜里究竟包含哪些食材?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黑龙江篇,带你在冰天雪地、白山黑水间,解锁黑龙江的味觉密码。

从“塞外江南”牡丹江到“鹤城”齐齐哈尔,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烟火画卷即将开启。节目将于2月16日20:00档登陆央视综合频道,主持人撒贝宁、张舒越携手文艺嘉宾刘敏涛、杨迪,文化学者阿成和美食文化学者姜波组成寻味团,探寻黑龙江美食的万千气象!

江畔鲜鱼红汤

寒与暖的辩证法

牡丹江的横道河子小镇因铁路而兴,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孕育出江畔鲜鱼红汤酸、辣、鲜、甜、香的独特口感,将洋葱、西芹、胡萝卜等食材先后放入三文鱼和其他鱼肉制成的高汤中,加入煮熟的甜菜根熬煮,鱼汤呈现出鲜红的色泽,搭配俄罗斯茴香,喝上一口,顷刻间浑身充满暖意。

对美食的眷恋,往往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在横道河子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冬天,人们用一抹艳丽鲜红的亮色,和一锅热气腾腾的鱼汤,留住了幸福的味道。

烤肉

齐齐哈尔的“代表味”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味道,那么齐齐哈尔弥散着的,一定是烤肉的浓香,支起炉子,摆上烤盘,来自松嫩平原的牛羊,在这里与齐齐哈尔人完成双向奔赴。

从原汁原味的家庭拌肉、厚切鲜香的大片肉,到精挑细选的极品雪花,这座城市的炙烤之道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烤肉的分类愈发精细,烤肉的发展也逐渐从民间走向商业,从家庭走向全国。滋滋作响的烤盘上,不变的,是香嫩多汁的口感与人们对美食的不懈追求。

在齐齐哈尔,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烤肉解决不了的。作为国际烤肉美食之都,今天的齐齐哈尔共有上万家烤肉店,而在每一个当地人心中,总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一无二的烤肉味道。

胖头鱼汤

一泓来自镜泊湖的本味

不到镜泊湖,枉来牡丹江。镜泊湖所包含的,不仅是万顷碧波,在湖底火山岩与软沙构成的基底之上,丰富的矿物质与天然的浮游物孕育了极为细嫩的鱼肉。

这一份源于自然馈赠的原始鲜香,在胖头鱼汤上得到了生动呈现。

取镜泊湖新鲜的胖头鱼,一鱼两用:以鱼骨熬煮的奶白鱼汤为底,鱼尾去骨去皮,切条剁成泥后,手打制成鱼丸;将煎炸至微黄的鱼头放入鱼汤之中,汤汁沸腾后放入鱼丸,鲜嫩软糯的鱼丸与浓郁鲜美的鱼汤在此刻完美结合,一勺鱼汤一口鱼丸,吃的是天然本味,也是来自牡丹江的冬日至味。

满族火锅

火锅的黑龙江“答案”

热辣滚烫的四川火锅、以鲜制胜的广东打边炉、清汤鲜切的老北京涮肉……不同地区的火锅往往有不同的味觉体验,而在牡丹江,满族火锅将这一份味道熬制成了“鲜”“香”“酸”。

与常规的火锅不同,满族火锅的汤底摒弃了鸡汤,而是使用鲜牛骨搭配鸡架,并放入12种海鲜小料、成团的酸菜与骨汤深度融合,经过涮煮的食材淋上由韭花、辣油、豆腐乳等食材制成的特色芝麻酱,味道层次丰富,口感醇厚绵长。

杀猪菜

家的味道

如果说在黑龙江,哪一道菜无论老少都钟爱有加,杀猪菜必然榜上有名。

杀猪菜的主要食材为酸菜和猪肉的各个部位,将剁开的猪棒骨下入冷水炖煮40分钟后,分别加入切丝的酸菜、白肉与血肠,放入锅中继续炖煮,酸爽和鲜美相互交融,成就了这样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美食炖于一锅,家人围在一桌,无论走到哪里,一口杀猪菜,总能唤起黑龙江人对家乡的记忆,它是北风呼啸时的暖身味、安心味,也是逢年过节的团圆味、幸福味。

舌尖上的黑龙江

多变的风物,生长的传奇

鱼跃米香,肉香四溢。从牡丹江到齐齐哈尔,黑龙江用朴素的饮食智慧与生活美学,讲述着河流与土地、牧歌与蓝天的四季烟火,它向世人证明,东北的风味在舌尖,更在坚韧乐观的心间。

俄式油炸包融合中西、镜泊湖鲤鱼丝嫩脆鲜香、醋椒白鲢酸爽滑嫩、油炸冰溜子焦酥清爽……黑龙江究竟还藏着多少你不曾听闻的美食?

2月16日20:00档,锁定CCTV-1央视综合频道,和《三餐四季》一起走进黑龙江,感受冰天雪地里的独特风味,探寻蓬勃于黑土地的烟火人间!央视频App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