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元春高质量平稳开局,切实做好提质降本增效各项工作,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制丝车间持续强化“刀刃向内”的决心,将“降耗”作为近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聚焦烟丝工艺损耗率等重点,谋定而动、迎难而上。节后开班首日,一场全员行动的“降耗攻坚战”正式拉开帷幕。
凝心聚力,鼓足“降耗”干劲
“降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要把降耗作为车间头等大事,不折不扣落实完成!”开班首日上午10点,南阳卷烟厂制丝车间会议室内,一场降耗专题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车间主任对近期提质降本增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质量副主任拿出了工艺消耗测试分析报告:“目前我们仍有切叶丝机启停、沿线清洁回掺不彻底、个别点位跑冒滴漏、提升带烟丝造碎等短板,这些都是必须攻克的‘出血点’。”
面对复工复产的紧张形势,制丝车间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生产班、修理组、质检队伍组成的“降耗专班”,开展消耗溯源,明确责任目标,细化任务分工,建立“问题分析-责任落实-整改验证”闭环机制,吹响了“靶向攻坚、降耗增效”的冲锋号角。
“刘组长,电修组务必在今天下班前拿出提升带烟丝降碎优化方案。”
“黄班长,每批物料回掺的时机必须能牢牢把握好。”
会议室内,设备、生产、质量工作分别“派单”,各班组负责人立下“军令状”,正式打响“降耗攻坚”行动开年“第一枪”。
技术破局,开出“降耗”良方
“设备不健康,降耗就是空谈。”在电修组组长刘磊的工具箱里,多了一份特殊的“诊断书”——《工艺消耗设备问题清单》。针对提升机烟丝异常造碎等问题,修理组开启“白+黑”攻坚模式,誓要啃下技术“硬骨头”。
接到任务的刘磊迅速组织小组分析研讨,几番讨论后,大家决定进行大胆尝试。
“可以把喂料机光电管位置再往前移动20公分。”
“怎么样,效果如何?”
“我们再优化优化。提升机电机频率还可以由12调整到11。”
汇集群策群力,小组成员动用专业特长,在各个环节多次调试,终于让烟丝在提升机内的翻滚明显减少,过程造碎显著降低。
技术改进是设备稳定的“助推剂”,也是降耗增效的“试金石”。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开展以来,制丝车间围绕零部件设计改善、光电系统精度提升、烘丝干头干尾控制等开展系列技术改进,找方法、求突破、谋实效,充分释放设备效能,助推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切实降低过程消耗。
精准管控,上紧“降耗”发条
开班以来,制丝车间内处处都洋溢着提质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大家对工作的讨论中,似乎都绕不开“降本增效”这个关键词。
“车间有关批间清理及物料回掺的要求已下发,昨天车间抽查,各岗位批次沿线清洁回掺都落实到位。”班前会上,生产班班长对降耗攻坚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通报。
“节约一丝不嫌少,浪费一丝就是多”,这是制丝车间全体职工共同的降耗理念。从生产操作到设备维保,每个动作都被量化成具体指标。在这场全员参与的降耗行动中,一线岗位职工成为了最活跃的创新主体,锦囊妙计频出,力争在降耗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切丝机岗位上,现场操作工胡荣跃总结出“黄金启停法”,现场与中控默契配合,灵活控制喂料机存料情况,避免切丝机频繁启停;青年职工李起航发明漏料清理“三定”法,利用生产间隙定时、定点、定量巡检,清理散落物料、及时回掺,物料损耗一降再降……
一条条降耗“金点子”结出一个个“金果子”,助推提质降本增效工作落地落实。
“力度不减、脚步不停!”在制丝车间提质降本增效的宣誓仪式上,全体职工的承诺声响彻云霄。他们的身影与轰鸣的设备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人人降耗、处处增效”的生动画卷——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烟丝生产时的精准操作,只有仪表盘上跳动的能耗数据,只有日夜坚守中那份“向每一克损耗要效益”的执着。(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 巩飞源 周瑞文 刘正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