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庆祝团圆和祈福的节日,更是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舞台。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为了让老人们体验元宵节的节日氛围,1月8日,江苏大学志愿者在千秋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团圆之夜,欢度元宵”活动。
志愿者们通过幻灯片生动讲解,向在座的老人地介绍了元宵节的来源、历史背景以及相关活动习俗。从元宵节的起源传说,到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从吃元宵这一传统习俗的由来,到猜灯谜、赏花灯等元宵节特色活动的详细介绍,志愿者带领老人们增进了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这一环节也成功引出了本次“团圆之夜,欢度元宵”活动的主题,为后续的活动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志愿者们热情地拿出提前精心准备的材料,一场别开生面的画汤圆活动拉开了序幕。这些材料不仅包括了各种颜色的画笔和颜料,还有专门用于绘画的纸张或特制的汤圆形状的绘画模板,以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轻松上手,尽情发挥创意。志愿者们首先向老人和留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在纸张或模板上勾勒出汤圆的基本轮廓。随后,大家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在这个轮廓内填充色彩。有的人选择了传统的白色作为底色,将汤圆装扮得五彩斑斓,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在涂色过程中,志愿者们还耐心地指导参与者如何运用渐变色彩、点缀细节等绘画技巧,使原本生动形象的汤圆在上了色后变得更加活灵活现。有的汤圆上被添上了几笔可爱的表情,仿佛它们也有了生命;有的则被装饰上了各种图案和花纹,展现出了参与者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环节不仅让参与者们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更让他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元宵节传统习俗的了解和感受。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汤圆作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当志愿者们完成画汤圆和制作花灯的环节后,社区工作者适时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报纸和气球。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小组需要用报纸来传递气球,气球不能落地,也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只能借助报纸的力量来传递。最先成功将气球传回起点的小组即为获胜者。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各个小组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的小心翼翼地用报纸托着气球,有的则采用巧妙的翻滚方式,让气球在报纸上稳稳地前进。现场气氛紧张而刺激,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气球落地。无论结果如何,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着游戏带来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的喜悦。最终,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一个小组凭借出色的配合和稳定的发挥,成功夺得了比赛的冠军。他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胜利。而其他小组虽然未能夺冠,但也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
本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元宵节的节日氛围,体会了节日习俗,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志愿者们暖暖的关心与陪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