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传播速度日新月异的当下,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对民众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增强他们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1月12日,来自江苏大学法学院的“识诈防骗,共筑安全”实践团队深入镇江市京口区孔雀苑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旨在普及反诈骗知识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安全教育课。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一到社区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工明确,一部分成员在社区宣传栏、楼道口、超市周边等显眼位置张贴反诈宣传海报。这些海报色彩鲜明,图案与简洁易懂的文字相结合,直观呈现了免费保健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
图为志愿者在楼道口张贴海报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成员在社区道路上向过往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面对老人和小孩,他们耐心细致,不仅递上手册,还详细讲解其中的内容。结合真实案例,团队成员生动地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并提醒居民们不要随意接听陌生电话、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盲目转账汇款,不轻信不购买免费保健品。居民们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团队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图为志愿者们在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单
为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团队成员还在社区广场拉起横幅,标语“识诈防骗,共筑安全”十分醒目。路过的居民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一些原本在广场休闲的居民也被吸引过来,主动索要宣传手册,与志愿者们交流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诈骗情况。一位王大爷分享道:“前几天接到个电话,说我买的理财产品出问题了,要我转账操作,我正犹豫呢,听你们这么一说,肯定是诈骗!”志愿者们连忙肯定王大爷的警惕性,并再次强调遇到此类情况要先核实信息,切勿盲目转账。他们还手把手教老人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介绍APP的预警、举报等功能,帮助老人们掌握这一防诈“利器”。
图为志愿者们合照
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们带来的反诈宣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防骗意识,为社区反诈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未来,社区将与江苏大学保持紧密合作,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共同守护居民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