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栽种收获全周期管理:田间智能化管理方案引领农业新篇章

茄子栽种收获全周期管理:田间智能化管理方案引领农业新篇章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02-11 15: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茄子栽种收获全周期管理:田间智能化管理方案引领农业新篇章

近年来,国内外对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茄子栽苗、收获机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茄子栽苗、收获机是一种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自动化机械,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栽种和收获的工作量和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国内外各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已研究多款茄子栽苗、收获机,但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采摘损伤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北大学科研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出一款多功能模块化茄子管理工具,并于2024年6月3日在农田进行样机测试。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2023年10月16日,中北大学的李雨翼、宋贵荟、王琳茜、田浚渤、张洲旗、李显龙、姚兆慧、蔚浩楠、李成学九位同学,结合茄子管理的实际需求,针对市场现有产品的痛点,开启了研发 “多模块化茄子田间管理助手”创新项目的征程。

在项目筹备阶段,团队成员在魏慧芬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投身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之中。李雨翼、田浚渤和宋贵荟同学不辞辛劳,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研讨会上交流各自的想法,撰写计划书。他们对项目的整体框架、具体步骤、时间安排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度讨论,最终完成了一份详尽且规划合理的计划书,为项目的顺利开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

负责制作实物的王琳茜、张洲旗和李显龙同学在挑选组成材料时格外谨慎,对金属的质量、纤维的韧性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他们凭借着十足的耐心,将设计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物,在每一个制作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产品机械功能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图一:活塞夹爪 图二:传送带设计

姚兆慧、蔚浩楠和李成学同学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难题的攻克之中,他们日夜钻研代码,进行算法优化以及技术创新。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这些同学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同时又紧密联系、齐心协力,经过数月的努力,“多模块化茄子田间管理助手”项目终于在2025年1月6日成功落地,为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征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产品构成方面,多模块化茄子田间管理助手主要由主车架、栽种模块、采摘模块以及先进的控制系统组成,各部件精密配合,共同实现了茄子种植与采摘的高效自动化。

主车架上可灵活安装栽种与采摘两大模块,这种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是本作品的创新点之一。模块化设计不仅使得机械的结构更加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任务需求,还极大地提高了机械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更换或升级模块,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同时也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提供了可能。

图三:栽苗车

图四:采摘车

栽种模块的设计以自动化和准确化为核心。通过传送带、拨杆、分苗器等部件的精密配合,实现了育苗盘的高效输送和茄苗的精准栽种。特别是采用了先进的起垄、碾平、覆膜装置,能够为茄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率和茄苗的成活率。

采摘模块则内置了摄像头和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实时获取画面并精准分析茄子的成熟度、大小和形状。一旦识别到成熟的茄子,系统便会立即驱动活塞夹爪进行采摘。夹爪的设计精巧且温柔,能够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采摘下的茄子会被稳定地输送到后侧的储存装置中,实现了采摘、收集、储存的一体化作业。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和准确性,还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图五:视觉识别技术 图六: 活塞夹爪运动仿真分析

在控制方案上,本团队采用了五块TXT控制器分别控制主车架、栽种模块和采摘模块。通过精确的程序设计,实现了各模块之间的协同作业和高效运转,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灵活进行调整。

本产品通过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精准的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了茄子种植与采摘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作业,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项目成果显著,涵盖生产效能、质量、成本等多个维度,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本产品能够实现栽苗、采摘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精确执行任务,保障了茄子产量和质量稳定;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模块化设计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该项目还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在露地蔬菜种植领域应用广泛,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