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青山村开始热闹起来。
沿着村间小巷步行而上,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白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街边的树枝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传统村落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大大小小的商铺里摆满年货,返乡青年三三两两聚在村口谈笑,呈现出新春蓬勃气象。
青山村坐落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柱镇,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昂首北上,经七岭八寨,与白马山相连。依托蝴蝶谷、贺仙泉、古树林和当地农特产园在“文旅热”中崭露头角,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守村人的“诗与远方”
宁菲菲是土生土长的青山村人,也是一名“零零后”。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湘村636”老板。这个冬天,就属她的店人气最旺、热度最高。
“城市有City Walk,我们也有自己的Country Happy。”宁菲菲笑着说。她和家人精心策划,将营销活动与本地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写对联、猜灯谜、剪窗花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引流、线下聚流吸引客流,并以“满减券”“拼小团”等优惠方式,深度激活消费潜力。
“预备,剪窗花比赛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村民开始动手剪起窗花,一张张红纸对折,剪刀沿线条轨迹在纸上起伏翻飞,大家边剪边聊,唠嗑着家常,在这片欢声笑语中,一幅幅形态各异、红红火火的艺术窗花很快就新鲜“出炉”。大家纷纷展示出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评选,并拿出手机拍照留恋,定格这一刻的美好。
“今年过年回家的人多,大家在村里大多是打打牌、喝喝茶,活动样式不多。我想着我们村有剪纸、绘染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老一辈的都有功底在身上,所以组织了这次剪纸活动,大家玩的开心、看的开心,我也很有满足感。”宁菲菲说道。
小小窗花,蕴藏着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这个冬天更添几分“文味”。
乡间包裹有“新”更有“心”
乡村游广受追捧的当下,青山村的“出圈”吸引了不少周边旅客前来一日游。
看着游客来了一批又一批,宁菲菲紧抓商机,果断出击,把经营触角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村书记的牵线帮助下,她来到罗汉果种植基地参观调研,棚内的工人正在挑选开春的种苗,厂内机械化设备运转不断,加工出一批又一批的罗汉果干。在详细了解完基地的生产模式和价格情况后,她坚定信心,先后和罗汉果种植基地、百香果特产园签订协议,在店内增设农产品信息专栏,推出旅游伴手礼盒,成为连接游客与基地的“中转站”。
“这是我们的春节限定伴手礼,罗汉果干、百香果干、霉豆腐、土鸡蛋、辣椒酱都是我们村直产直销的,纯天然原生态包放心!可现场参观购买,按需搭配,支持一键包邮到家……”宁菲菲正为进店游客介绍着伴手礼。据宁菲菲介绍,12月份以来,她店里已销售出几百份伴手礼盒,不少游客加了店铺微信后成为“回头客”,她也成功转型为农基地的“微商”。
面对游客提出的不同需求,宁菲菲细心记录,整理反馈给农产品基地,由基地根据需求大小推出新型产品,充分挖掘销售潜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舌尖腊味“乘云”出山
冬天,青山村家家户户都要熏制腊肉,柴火饭闷在灶间,溢出浓浓的香味,一块块肥瘦相间、味道鲜美的腊肉半掩在米饭里,油脂浸润过的米粒晶莹饱满,格外诱人。
为了让家乡的腊肉被更多人了解,宁菲菲每到周三、周五就会化身“村播”进行“腊味直播”,围绕“故乡腊味”这一主题,将腊肉的选、揉、腌、熏等工序过程生动呈现,这种沉浸式直播模式,让网友不仅看到产品,更“体验”到腊肉的制作过程,让质朴的乡村生活在网友心中留下痕迹,也助力青山村的“腊味”走出大山,流向更广阔的市场。
“除了直播带货,我还想探索更多途径,我大学专业就是和视频剪辑相关,所以下一步想结合我们村的景点、民俗文化、农特产拍些创意短视频,争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推广,坐实网红村的名号”。宁菲菲笑着说。
“00”后店老板、农基地“微商”、再到青山村“最美主播”,宁菲菲身上贴上了多个标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深刻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也让我们看到这个“宝藏女孩”身上的无数成长点与无限可能性。
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流转永不停歇。宁菲菲扎根青山大地,用自己的双手稳稳托起幸福,她坚信,今年、来年、每一年,都会更好。(肖晨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