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闪亮:江苏大学研究生深入寻访各地非遗

让青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闪亮:江苏大学研究生深入寻访各地非遗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02-11 12: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6日至2月7日期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青年工作有关重要思想,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寒假期间,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冯曈烨、汪芸双、杨萍、张缘,而是投身于社会实践,于各自的家乡开展了以“看传统,寻非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经过一个月的活动组织与实施,本次活动于近日圆满收官,取得成果颇丰。

在活动开展前,团队全体成员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筹备会议。围绕“看传统,寻非遗”的实践主题,在省内外多个城市,同学们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确定了包括实地探访非遗传承人,街头采访一般群众,参与社区传统文化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在云南省玉溪市,冯曈烨同学前往“云溪陶”工作室,实地采访了青花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子强。通过与王子强的交流,团队成员充分了解到了地方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非遗传承人们通过不断将各地的优秀传统非遗与时下新兴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多为大众所接受喜爱的非遗文化产品。

在江苏省无锡市,汪芸双同学深入地方传统文化场景,于“江阴文庙”周围对数名群众进行了随机采访。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群众对于了解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热情,对当地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感到满意。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杨萍同学来到当地“曼听公园”,实地体验了当地的“基诺大鼓舞”等非遗体验项目,同时对到场游玩的旅客进行了随机采访,在游客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带来的欢乐与激情,也了解到众多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江苏省南京市,张缘同学来到当地东里村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传统文化情况调查当中。在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参与了当地街道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了解了当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保护。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他们表示,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也坚定了他们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热情投身于国家非遗保护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