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喻家坳乡,虽是隆冬时节,但乡间一片片农田成方连片,一行行烟田起垄待栽,四处都是热火朝天,新春佳节,烟农一扫去年受灾的焦急,在田间耕耘新的希望。
王刚:今年目标15万!
新春佳节,大成桥镇大成桥村烟农王刚的家中,墙上挂满了妻子的十字绣,还有小女儿的手工花束将屋子装点得温馨明亮,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气和幸福。
王刚与家人合影
“初八锄发”,为了这个好兆头,王刚昨天就正式下田开工了:“我去年种植了66亩烟草,将近15000斤烟叶;今年种植了75亩,预计在正常情况下会有2000块一亩的利润……”
眼下信心满满的王刚,在去年其实遭遇了严重的烟田病灾,由于管理不善,一部分烟株感染了病毒病,加上6月份水灾影响,高温高湿加速病毒传播,眼看损失惨重,王刚赶紧求助技术员,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施药、抢采抢烤极力挽回,“虽然收入不达预期,但8万元的纯利润,加上保险理赔,给老婆孩子买买新衣服,置办年货还是游刃有余的,何况还有技术员未雨绸缪,带着我实地调研,选了一块不易受洪涝、病害的好田,今年的生产我相当有信心!”
30多岁的王刚,已有10多年的种植经验,一直在家乡深耕农业。说起这些年的经历,王刚介绍,从一开始种烟,他便意识到,必须打破那种“靠天吃饭”的被动模式,但凭借自己原本的高中文化远远不够,于是果断抓住政策机遇,10多年来,他种过烟叶、辣椒,期间边种地边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次的挑灯夜读,终于让他进入湖南农大继续深造,更是获得了“全国第一批‘一万名青年农场主’”的荣誉。
“我们烟农赶上了好时代,很幸运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有培训竞赛、现场观摩、技术视频、互助小组,多得是提升技能的渠道,去年生产期间还因缘结识了一名95年的小伙子,在烟叶生产上颇有自己的想法,过年还来我家送了不少烟花,深入探讨了一番来年的生产计划。”说起2025年,王刚胸有成竹:“今年我还会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势必达成15万元利润目标!”
王良:今年种烟130亩
喻家坳乡喻家坳村的种烟大户王良身兼数职,家门口张贴的“邻长之家”“农业科技示范户”诉说着这号人物的“不简单”。
王良在家门口与烟叶技术员合影
王良之前干过挖机、在养殖场养过鸡,生意不错。后来看到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这块十分重视,便从2013年开始种植烟叶,第一年就大胆地种下了80亩。“种烟我是边种边学的,烟草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技术培训,课外还有很多专业的烟叶技术员,经常到现场来指导,现在我的技术那是没话说。”王良这番话并非吹嘘,除了2017年,他从未在种烟上亏损。
“去年6月份水灾后,高温一上来,我的烟感染了严重的黑胫病,受灾面积有3、40亩,必须抢烤,但对于我们大户来说,面积太广,很着急,立马求助,烟草站索性开展了一次帮扶活动,针对那些特殊烟叶,来烤房帮忙编竿上房,帮我调整烘烤工艺曲线,为我挽回了不小的损失。”
“邻长之家”的背后,不仅是王良调解邻里纠纷的“热心肠”,更源于他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不懈付出,王良每年不光种植百余亩烟田,更有300余亩稻田,光是请工的费用就要二十几万,让周边的闲置劳动力都有了一份工作。
“唐爱明是我工人队伍的小队长,这个‘女将’厉害得很,自己种了40亩左右烟田,还能抽出空,帮我把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收购期间还担任了分级小组长,今年过年给她结算的工资也是最高的。”灾后力挽狂澜的王良过了一个幸福年,也让他的工人队伍都过上了幸福年。
被问起成为“队长”的经历,唐爱明说“我一直想在家这边找点活干,靠劳动创造财富。我看王老板做事踏实,人也很讲仁义,我们家离得又不远,就每年到他烟田里帮工。今年过年拿到了丰厚的工资,买了许多年货,崽崽也很高兴!我们都越来越好了,对未来充满期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