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谋篇布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打造“党员之家”,激发党建引领新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相关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内在生机活力,为打造“党员之家”雕梁画柱。注重服务,做实党员管理。坚持“五个一”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将全县党员按照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编入相应的党支部进行管理,保证每名党员有组织依靠、有阵地活动。选派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组工干部负责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及转接等相关工作,为党员更好地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坚实保障。严格规范,落实党内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不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有机融合起来,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切实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全面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增强党性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教育培训始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章党史等列为党员教育培训必学内容,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
打造“干部之家”,搭建资源配置新平台。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领导班子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大箐山县坚持顶层设计、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在新的历史时期,投入更大精力、落实更多举措,着力培养一批思想作风硬、学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干部,为打造“干部之家”添砖加瓦。顶层设计,提供重要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组织部长、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青年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抓好全县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干部工作格局。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干部工作,扎实抓好培养、选拔、使用等重点环节,加强过程控制、跟踪检查考核,做到培养教育一个,成长成才一个,选拔使用一个,为青年干部发挥作用创造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协调配合,奠定坚实基础。组织部门切实承担起牵头抓总的职能,抓好任务分解及责任落实,确保青年干部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得到锻炼。培养导师认真负责,本着“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充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所在单位积极为青年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明职责”,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帮助他们补齐自身短板,并适当地拿出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交给青年干部去完成,使其在完成工作任务中接受考验,增长才干。积极参与,注重锤炼提升。全县青年干部充分认清党委给予的发展机遇,以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到青年干部培养工程的各项活动中去,通过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参加一场知识竞赛、想出一个金点子、进行一次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地锤炼提升自己。十个“比学赶帮”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竞赛活动,全面增强了青年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将其选派到社区、扶贫攻坚、信访维稳等一线挂职锻炼,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打造“人才之家”,形成力量联动新矩阵。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相关精神,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党管人才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夯实县“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打造“人才之家”充电蓄能。引进人才,打造人才洼地。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通过选派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把优秀干部、精锐力量充实到“三农”战线,破题乡村人才短板。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业、住建、财政、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选派优秀人才组成“人才服务队”,到农村一线开展智力服务,用科技特派员来推动科技服务工作。育好人才,建设头雁方阵。注重“眼睛向外”“挖潜向内”,将两镇现有的大学生 、选调生作用发挥好。同时,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磨砺,在艰难险阻中壮筋骨、强本领。注重从毕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制定激励政策,举办优秀人才评选、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的方式营造优秀人才强本领、争上游的氛围。留住人才,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事业留人,支持党员干部、乡土人才带头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合作组织,鼓励企业家带资本、带技术、带项目下乡,参与开发农村土地、生态等优势资源,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氛围。坚持培养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适当放宽人才聘用和晋升等条件,激活人才干事活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才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让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没有后顾之忧,尽情施展才华。(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