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马红迹行”文化实践队:探寻先驱足迹,走进铁铃关

江马红迹行”文化实践队:探寻先驱足迹,走进铁铃关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02-06 1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唐禹奇)2025年1月20日至21日,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马红迹行”文化实践队以“‘乡’约苏州,遇‘践’青春——寻访家乡的革命文化,探寻中华民族发展史”为主题,采用“馆校+”的新型实践模式。为深入推动  “大思政课” 建设在实践中扎实落地,今年寒假,团队成员奔赴苏州,踏入铁铃关史迹陈列馆,循着革命先驱的历史足迹,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探寻之旅。

“江马红迹行”文化实践队由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八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在读研究生组成。本站来到铁铃关史迹陈列馆,创新采用 “馆校 +”  的联建联学联动模式,立足革命文物场馆的丰富资源,将铁铃关的实地资源巧妙转化为最生动的 “教科书”,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学习与实践之旅。

铁铃关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弄12号。1949年4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86师在枫桥打响了解放苏州城的第一枪,在击溃了枫桥、铁铃关一线的守敌后,进入苏州城,宣告古城苏州解放。

团队成员唐禹奇担任主讲人,结合馆内所陈列史迹,从“历史溯源:古韵铁铃的前世今生”——“烽火岁月:解放苏州的热血篇章”——“时代传承:铁铃新韵与精神延续”三个板块向大家介绍了在铁铃关所发生的一系列红色故事,铁铃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先辈抵御外侮、护国安民的艰苦斗争,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红色精神的核心,激励无数人奔赴富强之路。通过探寻红色印记,强调在新时代,将铁铃关的红色精神融入到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实践队成员深受感染,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红色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努力奋进,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烽火铁铃倾壮志,硝烟战地铸英魂。在铁铃关,“江马红迹行” 文化实践队依托 “馆校 +”  文化实践新模式,回溯解放苏州的峥嵘岁月。实践团队通过场馆实地学习与学校理论知识的深度融合,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激发爱国热情。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