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军:匠心传承,技艺育人

何善军:匠心传承,技艺育人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01-10 09: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车间的生产一线上,活跃着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操作技师——何善军。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钻研,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了不平凡的成就。作为车间为数不多的操作技师之一,他不仅荣获2024年长沙卷烟厂质检技能劳动竞赛卷接挡车工二等奖,还曾获得2023年度工匠专属激励烟机操作能人奖和长沙卷烟厂精益生产季度之星等荣誉。这些闪亮的荣誉背后,是他对工作无限的热爱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技能传授过程中,何善军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当遇到新的操作要点或技术难题,他总是先从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徒弟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要领。

在讲解完理论之后,何善军总是亲自示范操作要点。那双经验丰富的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轻松驾驭复杂的机器设备。在示范过程中,他会特别强调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和操作技巧,让徒弟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要领。

在日常工作中,何善军更是以身作则,时刻展现着一名操作技师应有的职业素养。无论是设备维护、质量把控,还是安全生产,他都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树立标杆。正是这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让徒弟们不仅学到了过硬的技能,更领悟到了工匠精神的真谛。

图为何善军正在为设备安装辅料(周子豪/摄)

张弛有度,精益求精

在何善军看来,技能的传承和提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过程。他常说:“学习技能要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往上走。”这种循序渐进的理念,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于初学者,他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从最基础的安全知识开始,到设备构造、操作要领、故障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始终强调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技能提升的关键。

在生产实践中,何善军对设备维护保养更是一丝不苟。每次开机之前,他都会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将滚刀、喷嘴等关键部位的胶垢清理干净,认真观察机械上是否存在异常。机台操作工黎文亮总是这样对新员工小赵说:“你师父是我见过保养机台最干净,最耐心的,设备开得好离不开这个原因。”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徒弟们。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慢慢的也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深刻道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图为何善军和同事正在观察设备运行(周子豪/摄)

严爱相济,悉心指导

作为一名优秀的操作技师,何善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检流程和质量标准等方面,他要求严格,决不妥协。

在徒弟们刚到机台的时候,他首先强调的就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二字在他的培训中总是伴随着“绝对”,要求徒弟必须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规章制度方面,他反复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对于自检流程和质量把控,他更是严格把关,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更是车间工作的根本。

然而,何善军的严格并非一味的苛责。在徒弟实践操作时,他总是耐心地在一旁观察指导。当看到操作生疏或出现失误时,他不会责备,而是微笑着说:“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多试几次。”这种宽容和鼓励的态度,让徒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温暖,也更有信心去克服困难。

通过言传身教、精益求精、严爱相济的教学方式,何善军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为车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操作骨干。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普通的工作同样可以绽放精彩的光芒。(赵雄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