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寒意渐深,走进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官斗烟叶产业综合体,逶迤群山在冬日照耀下璀璨金黄,一条条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一洼洼烟田纵横延展在山坳间,白墙红瓦的民居与烟田、村道相映成景。
作为烟叶老产区,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围绕烟叶生产三大场景、六个环节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在生态烟叶生产种植上,有着许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沃土增“绿”植底色
种养结合,烟叶才能高效种植。近些年,襄阳市局(公司)从“增效于地”着手,将烟叶种植计划优先向基础设施完善且地力条件好的核心烟区布局,指导烟农开展“烟稻”轮作换茬、“烟草-大豆”套作等,积极探索“烟+N”多元增收模式。同时加大发酵饼肥、生物有机肥及农家肥的使用力度,亩平施用饼肥80斤、有机肥100斤,极大提高了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此外,充分发挥补贴政策扶持引导作用,在100%开展冬耕晒垡的基础上,鼓励使用挖机深翻烟田,改良土壤结构,防治烟田板结。烟叶收购刚刚结束,襄阳市各烟区按照“应耕尽耕”的原则,全部烟叶技术员下沉烟区,组织烟农趁着晴朗天气开展深翻冬炕作业。此举既能改善烟田的水、肥、气、气、热和有机质结构,提高蓄水和保肥能力,还可以将虫卵和病菌“曝光”在寒冬中,大幅降低病虫害传播机率,从源头上促进烟叶绿色生产。
“好田好地,才能种好烟。现在烟草公司每亩深翻补贴200元、机耕补贴20元,降低了我们的成本,大家土壤保育的意识和干劲越来越足了!”南漳县阳太坪村“新农人”宁景旭说。
防治用“绿”提成色
“田边的向日葵、万寿菊是我们的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将烟株上的蚜虫吸引到向日葵上,减轻对烟叶的危害。”保康县两峪烟站技术员胡先龙介绍说。
要想烟叶品质好,病虫害防治是关键。近些年,围绕绿色防控服务烟叶种植,襄阳市局(公司)指导烟农在烟田四周栽植向日葵、万寿菊等显花作物,着力推广“蚜茧蜂+黄板+显花植物”防治蚜虫、“蠋蝽+性诱”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赤眼蜂+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控斜纹夜蛾/烟青虫等技术,实施烟草虫害靶向防治;综合应用复合木霉基质拌菌、有机肥拌菌、根部灌菌,构建“土壤保育+根际微生态调控+精准施药”综合防治体系;选用生物农药,下发化学农药替代方案,建立“采购、分发、使用”台帐,实现农药使用可追溯,全面推广应用静电喷雾器,节省农药50%左右,农药利用率达90%;加大农残检测力度,为各产区配备农残检测试纸条,包含多菌灵、三唑酮、氟节胺、仲丁灵等8种重点检测对象,适时监测鲜烟及烤后烟叶农残含量,着力提高烟叶质量安全性。
烘烤融“绿”增亮色
“没想到电烤房也能烤出这么好的烟叶,这‘一键’操作,电源一开就把烟烤好了,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一个人轻轻松松管理10个烤房。这烟叶油分足、颜色亮,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枣阳烟区玉皇庙村农民烘烤师唐亮美滋滋地说。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襄阳市局(公司)积极探索绿色低碳、提质增效新路径。据悉,目前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物联网”移动烤房224座,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建造,保温效果好、节能5%以上,破解了烤房设施综合利用率低的难题;推广应用生物质颗粒为燃料的新能源烤房2631座,可满足4.47万亩烟叶的烘烤需求,有效减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新建电能烤房25座,全程自动控温、自动排湿、无碳排放,彻底解决了以往烘烤过程中的排放污染、砍伐林木等问题,降低了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实现“绿色烘烤”。
绿色是烟草农业发展的底色,它既是要求,更是出路。下一步,襄阳市局(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种烟成本“降下来”、烟农钱包“鼓起来”,促进烟区生态环境和烟农经济效益“双提升”,为烟区产业振兴注入“绿色动力”。(杨代钘,全春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