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锣圈岩村,春意盎然,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烟农潘心双正在给烟田起垄,为烟苗的移栽准备着,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的笑容。而他的致富故事,正是宣恩县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缩影。
潘心双是椒园镇锣圈岩村的一名普通烟农,过去依靠种植玉米和打临工为生,收入微薄,生活拮据。然而,随着宣恩县大力推动烟产业发展,潘心双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以前,我们种的都是些传统作物,收入不高,还得靠天吃饭。”潘心双回忆道,“后来,政府推广烟叶种植,说这是个增收的好门路。刚开始我还有些犹豫,后来看到村里其他人种烟尝到了甜头,我也决定试试。”
潘心双深知,资金是烟叶种植的关键。说干就干,他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包了块地,开始了自己的烟叶种植之路。然而,创业之初,他遇到了不少困难。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不熟悉……这些问题一度让他焦头烂额。在备耕备肥的关键时刻,潘心双资金短缺。幸运的是,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联合邮储银行推出了“烟农贷”,为他送来了“及时雨”。
资金问题的解决,为潘心双的烟叶种植注入了强大动力。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加上雨季来临时未能及时排水,导致烟草病害频发,最后收成仅够回本。第一年,他失败了。
“那时候真的是想放弃了,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到头来亏得血本无归。”潘兴双回忆起最初的挫折,感慨万分。
就在潘兴双迷茫的时候,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派出的技术员给了他新的希望。技术员不仅手把手教他如何选种、整地、移栽,还指导他如何科学施肥、控制病虫害。
“技术员告诉我,要想种好烟,不能只靠天吃饭,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潘兴双说。为了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他不仅积极参加相关烟叶生产技术培训,还经常向周边的老烟农请教种植经验。
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和自己的学习下,潘兴双按照烟叶技术规范生产,从选种到分级,从育苗到烘烤,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确保科学规范。
通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第二年,潘兴双的烟草长势喜人。到收获季节,他的上等烟比例达到66%,卖出了每公斤33元的高价。一年的辛勤付出让他第一次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他们真的是手把手地教我们种烟,从育苗到移栽,从田间管理到采收烘烤,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详细。那一年,我的烟叶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烟叶纯收入达6万多元,比我过去种玉米高了好几倍。”回忆起当初,潘兴双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如今,潘心双的烟叶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50亩,年收入超15万元。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新房,买上了新车,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到种烟的行列中来。
“现在的生活真是比以前好多了。”潘心双感慨道,“种烟让我走上了致富路,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宣恩县,像潘心双这样的烟农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烟叶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烟产业的发展,宣恩县十分重视对烟农的培训和扶持力度,还试验推广了最新农业技术和种植管理模式,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的广阔前景,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会继续努力种烟、种好烟,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潘心双憧憬道。
在宣恩县椒园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潘心双和其他乡亲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致富故事。他们的奋斗和坚持,不仅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宣恩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像潘心双一样,走上致富的道路,实现美好生活。(宣恩县局 刘必成 李双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