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仅卖烟赚到了钱,我的‘副业’收入也是蒸蒸日上”。年末,柳林乡墨池村烟农向登金正在用笔在小账本上规划“年终总结”。像向登金这样的烟农不在少数,从翻耕开始到收购结束,烟叶产业在创造直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赚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在大山深处的柳林乡,烟叶产业正成为带动烟农和周边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创收的“宽阔大道”。
是服务周到的“平坦大道”
“刚开始种烟的时候,我的心里真没有底,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在哪种,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就像石头一样压在我心口,让我喘不过气。”回想起刚开始种烟的情形,向登金内心一阵感慨。俗话说烟叶生产“三分种,七分管”,为确保像向登金这样的烟农得到充分的技术指导,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站、片、村为单位,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烤烟育苗、移栽、中耕、烘烤、分级等各环节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通过跟踪指导和“点对点”服务管理方式,保障烟农丰产增收,提高了烟叶质量。
是水平提升的“康庄大道”
这样周到的服务不仅仅停留在技术领域,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还积极推进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烟农的种烟积极性,稳步推动烟叶规模、质量、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向登金不仅自己是职业烟农,还把自己的儿子也拉入到职业烟农队伍中来,两人通过不断参加烟草部门开展职业烟农培训、“农民学校”烟叶技术培训等培训活动,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该片烟叶种植技术的“示范户”。由于精湛的技术水平,向登金的儿子也被合作社聘任为该片区烟叶生产管理网格员,协助技术员开展该片区的技术指导工作。“既能守着家中良田,又能多整一份外快,这样的日子美,生活有奔头。”向登金由衷地感叹道。
是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大道”
烤烟不仅织就了烟农们的丰收梦,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逢烤烟采收时节,像向登金这样的种植大户都会聘请周边群众来帮工。“我家就在这儿附近,来这里务工,除了有稳定的收入外,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墨池村村民马说文摘烟叶边说:“我前几年都在外面务工的,收入也还可以,但今年母亲年纪大了,把她和小娃放家里,我们不放心。”马说文灵活的双手在烟中挑拣、捆绑,几分钟就把一杆烟叶绑好了。“我来这里给烟叶编杆已经有两三年了,一块钱一杆,每天基本上能编120杆,一个月也有4000元左右,我们村有很多村民都来这里干活。”近年来,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依托“营销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促进烤烟产业发展,不仅让当地烟农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了近千名群众“家门口”就业。(牛浩 杨大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