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根据企业创新能力、资产实力、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条件,将45家种业企业纳入种企雁阵。通知强调,此举是为贯彻中央和我省种业振兴决策部署,落实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精神,深入实施种企扶优行动,支持种业企业做优做强。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世界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做强民族种业、强化科技创新、做好种源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种企雁阵培育,正是践行做强民族种业、端稳中国饭碗的具体措施。
国际市场风云激荡,种业巨头攻城掠地。 近年来,全球种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的数据,2021年全球种业市场规模达到52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578亿美元。国际种业已发展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场。拜耳、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和利马格兰等国际种业巨头不断提升市场集中度,推动了行业的整合与发展。
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全球第二。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阶段,与国际市场接轨。近年来,我国在种企体制改革、商业化研发、品种审定、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支持,种业法律法规基本完善成型,形成了以《种子法》为核心,涵盖种子科研、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全过程的法律法规体系。据《2023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2022年达1332.36亿元,较2021年增加51.80亿元,增幅为4.0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
我国种企多而不强,科技研发普遍落后。 我国种业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10月,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发布了我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全国农作物种子规模达1563亿元,2023年持证种企9841家,其中正常生产经营企业8721家种企。总资产超10亿元的有40家,占比仅0.4%;总资产在5亿~10亿元的有58家,占比0.7%;3/4种企的年营收收入低于1000万元。全国种企科研总投入76亿元,44%的种企完全没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的种业企业有286家,占比仅3.3%。我国种企的育种研发水平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普遍落后,研发投入强度偏弱。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时代呼唤民族种业破冰突围。 企业是种业振兴的主体,是实现种业创新的关键。然而,国内民族种企在创新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包括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命门”,更是我国种业发展的重要“卡脖子”问题。一方面,我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不足,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少,尤其是玉米方面,我国不是世界玉米的原产国,玉米进入我国仅短短几百年,种质资源狭窄,全球优异种质资源大部分被国际种业巨头控制,资源不能创造,只有不断引进、消化、再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作物新品种不断升级换代,我国玉米发展史上7次大的品种升级换代,都与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紧密相关。另一方面,我国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少、共享不足,利用率低,有关标准法规尚不完善,尤其是基因型鉴定和表型鉴定的国家标准不完善、更新慢,不能满足当前育种创新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方面,我国的常规育种技术在不少作物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才方面,种业创新更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种业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更加匮乏,制约了种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种业强,首先要企业强。种业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企业不仅缺乏丰富、优质的种质资源,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而且研发投入也捉襟见肘,仅靠自身经营积累难以长期持续,需要国家给予有关政策、项目、资金等大力支持。目前我国种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满足种业创新的需求。
多措并举时不我待,全面突围需要八方合力。 面对上述困境,我国种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局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完善种业创新体系,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自主创新和诚信自律,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法制体系: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国际种业在中国的研发和市场行为;出台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规范担责举证合理维权,支持和保护优势民族种业企业稳健快速发展。加强种质资源引进、保护与利用:加强合法引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建立资源创新技术规范和鉴定评价标准,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合理有偿共享机制、资源清单定期“白皮书”发布机制、优质高效种质资源利用奖励机制等,提高国内优异种质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推动种业育种创新。细化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基础型理论技术性研究重点依托国家科研院校,商业应用型研究及相关政策项目,应重点向企业倾斜支持,鼓励由企业牵头、科研院校参与、以良种攻关联合体形式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措施,支持创新型龙头型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层面,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研软硬件设备设施,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充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努力破冰突围。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企业应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IPO上市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为种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强诚信自律:在中国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下,遵纪守法,诚信创新,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依法合理维权,尊重行业常识和惯例,有理有据有节。
以河南省最新发布的种企头雁企业之一——河南金苑种业为例。该企业作为国内优秀的科技型民族种企、也是河南省种子协会会长单位,据“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披露信息,该公司2023年营收36117万元,企业资产总额54856万元。该公司重视科研创新,2021-2023年度研发支出分别为2,014.69万元、2,221.77万元和2,272.36万元,平均占企业年营收7%左右。该公司已掌握并应用了高通量基因分型、双单倍体、分子标记辅助、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多项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构建了自有特色的高效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聚焦玉米、小麦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研发创新团队人员46人,占公司总人数23.59%,其中博士2人,硕士17人。建有9个科研育种站和1个高标准分子育种中心,入选“农业农业部企业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公司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42项,审定玉米新品种73个,小麦新品种10个,玉米、小麦新品种已经形成“研发一代、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的良好格局。而且,金苑种业每年都承担着多项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为种业创新技术研究不懈探索,同时也为河南全省种业企业、乃至我国黄淮海地区种业企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做强民族种业、强化科技创新、做好种源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国内外种业的复杂形势,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种业创新体系建设;同时,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种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郭俊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