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乡村振兴学堂’将邀请栀子花种植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
“接下来,还有电商方面的老师,带大家学拍摄、剪辑,打造乡村共享直播间,大家有想法的都可以报名参加……”
“大家还有其他的学习需求,都可以跟我们提,我们都会尽量满足……”
繁星闪闪,栀香飘散。夜晚的喻家坳乡喻家坳村许兵强家地坪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喻家坳乡“四下基层”听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民情恳谈会正在此召开,乡村振兴书记刘铮毅发言之后,现场“哇”声一片,村民们个个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干劲十足。
自2023年5月30日以来,长沙市委组织部和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派出了一支强有力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进驻喻家坳乡喻家坳村。入村后,在宁乡市委组织部和喻家坳乡党委、政府大力指导下,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驻村先驻心,驻心更驻行”的理念,全身心开展工作,努力开创喻家坳村乡村振兴新局面……
走访调研摸底数,指定规划“授人渔”
“到了大学里面,好好学,不要有心理负担。有什么困难随时微信告诉我们,我们都会帮你想办法……”
“你将来读完书出来可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用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所以现在不要想那么多……”
九月开学前夕,大学生杨闯虽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地解决了入学学费难题,但心理负担较重,刘铮毅来到他家,耐心地跟他聊天,帮他解开心结。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谈心之后,杨闯终于展开眉头,面带微笑。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学习,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点对点解决问题,心连心关爱群众,这是工作队入村以来的工作作风。据了解,入村之后,工作队为全面了解喻家坳村基本情况,深入全村10个小组,走访组长、党员及村民代表2000多人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喻家坳村驻村帮扶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梳理了脱贫户、重残户等特殊民众的各类信息,组织全员入户开展集中排查、分类管理及常态化监测。
刘铮毅向来访的教授介绍喻家村乡村振兴工作
授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村内具体情况,工作队积极向相关职能部门争取长沙市级有效衔接资金。争取公益性岗位5个,5人受益每人4000元;争取“六好”村(社区)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2个,其中庭院养鸡项目受益60户,户均可增加收入5500元,栀子苗培育项目解决了31户就业,户均增加收入达10000元。
产业融合有发展,村民经济有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近年来,在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下,喻家坳村重点发展烟叶、栀子两个主导产业和蔬菜等辅助产业,着力打造“烟稻轮作”两优示范区。
刘铮毅既是乡村振兴书记,又是来自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烟草人”,正可谓“自带资源库”!自派驻喻家坳村以来,他积极上门了解烟农情况,为种植户牵线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
“有了刘书记的专业指导,我们种烟也更有底气了!”烟农卢勇激动地表示。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工作队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种选用、土地保育、技术支持上都给予了重点支持。投入18万元修缮提质30多座烤烟房,选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点对点指导,实现烟叶集中烘烤、专业分级、专分包收,减轻村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今年,喻家坳村全村种植烟叶1500亩,烟农24户,收购烟叶4280担,亩产值5538元,户均收入34.5万元,实现烟叶收购总产值83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8万元,解决就近务工200多人。
喻家坳村栀子花产业园
栀子产业方面,以旭达药业为龙头,把基地打造为产业园,投入30多万元对产业路进行建设和硬化,建设了产业展示馆,搭建了产业与游学有机融合的架构。通过旭达基地的辐射带动,全村建设了50个栀子庭院,2023年度产栀子花41.5吨,产值200万元,产栀子花果12吨,产值87.4万元,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多元,解决劳动力50多人。
蔬菜等辅助产业方面,成果亦喜人!在工作队的推动下,积极培育种粮合作社和家庭农场8个,创造纯收入20多万元。众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2023年6月投入近200多万元建设的12000平方米的育秧工场,种植甜瓜和秋冬辣椒,做到了闲季不闲、综合利用,每亩增加收入3000多元,并为全村乃至全乡秋冬蔬菜生产起到了示范作用。
乡村建设投入多,生态文明有亮点
青山依偎,碧波环绕,美丽的惜字亭文化广场,坐落其中。广场上,中年人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青少年在篮球场挥洒汗水,小朋友在游乐场嬉戏玩耍,好一番热闹景象!
“‘惜字亭’是长沙市二级文物保护点,我们挖掘了原有的文化资源,结合美丽屋场建设,打造了‘惜字亭文化广场’……”刘铮毅介绍到。
围绕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队积极建设治理美丽屋场,改善村民们的休闲娱乐生活。特别是针对大益坝河流,铁家坡美丽屋场,栀子美丽屋场,陈家老屋美丽屋场、孝德文化广场,工作队加强了后续的管理并进行提质,在宁乡市环境考核中名列前茅!
喻家坳村惜字亭文化广场
“村里环境更美了,娱乐方式更健康了,大家聚在一起锻炼身体,氛围特别的好!”村民们纷纷表示幸福感满满。
除了美丽屋场,其他基础建设也紧跟步伐!通过广泛调研、倾听民意,工作队发现喻家坳村培基片区和喻家檀树塘、盖角塘、甲寅塘、乙卯塘为干旱区域,下半年的农田灌溉和村民生活用水都困难。通过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110多万元,建设了檀树塘,鲤鱼塘电排,修建渠道2000多米,基本解决了全村近1000亩水田的灌溉;
争取黄材水库管理局的支持,对易家冲支渠1500米进行了高标准整修护砌,投入资金200万元左右,目前该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作用;
投入资金22万元,修建了大屋湾至高田村一笑农场的通村公路桥,投入近18万元硬化了滩屋湾至檀树山的屋场路,投入近30多万元,修建了栀子花产业园产业路1000多米;
协调争取宁乡市农业局、长沙市农业局小农水项目资金40万元,修建一、二、三组600多亩水田的灌溉渠,解决了灌溉的历史难题……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守住长沙市“生态文明村”这个殊荣,投入20多万元,成立清扫专班,对村域内常年开展大清扫,针对村民家庭污水处理,整改问题厕所43个,新建厕所22个。
结对帮扶育人才,科技助推有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我们只有把人才队伍建设好了,乡村振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能。”刘铮毅感慨地说到。
为了培育人才,工作队与村干部结对子,党员与群众结对子,落实乡土人才帮带措施。通过会议帮带,村干部整体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不拘泥与内部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向外学习,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平台,请老师来指导,让村民们都学起来。”刘铮毅分享着经验:“尤其是现在‘实体+电商’模式,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们还是希望村民们能够紧跟时代,做新时代的新农人。”
工作队还对新型产业和生产主体、产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组织他们走出去,或者把专家、教授等请进来进行生产培训和学习,先后组织村干部、产业主体负责人外出学习5次,计89人。选送优秀的新型主体负责人,产业带头人参加省、市职业农民培训5人,请专业部门组织实地培训烟叶生产技术100余人次。请省农科院教授来村实地指导培训8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育方式,工作队不断地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摸底数、强产业、建乡村、育人才……长沙市委组织部和市烟草专卖局党组派出的这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喻家坳村奏出了一首振奋人心的“乡村振兴曲”!接下来,他们还将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朱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