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智能建造推动绿色低碳工程观摩会在东莞举办

广东省智能建造推动绿色低碳工程观摩会在东莞举办

来源:鲁网 2024-11-04 12: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日,广东省2024年智能建造推动绿色低碳建筑观摩会在东莞南城商贸金融大厦项目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中建八局湾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广东省及东莞市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负责人50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线上同步观摩人数5000+。

会议围绕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智慧工地建设、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了交流探讨。现场观摩展区分为三个区域,观摩人员步入现场实地察看并围绕智能建造、技术创新、绿色施工、智慧工地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

项目集成应用“BIM+”创新实用技术,融合图模一体化技术、智能图集技术、MR混合现实设计方案技术等,点击图纸任意区域,会自动虚拟出三维空间,实现智慧图纸和3D信息模型同时演绎设计方案,触控屏幕与BIM深度交互,降低了标准工艺图集应用难度,有效避免传统施工“错、漏、碰、缺”。

项目应用实测实量机器人、法兰焊接机器人、ALC条板机器人等多款智慧建造机器人,有效应对复杂地形、测量误差、狭窄空间作业等多种场景,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标准化绿色工地也是本次观摩的一大亮点。据悉,项目建立了完整的废弃物回收体系,统一采用“定型化”建筑材料,便于安装拆卸、周转循环利用,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化;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项目结合周边管网分布,针对性采用“渗、蓄、净、用、排”多项雨水处理技术手段,减轻地下管网压力,加快雨水循环利用。

项目坚持智慧化运维,积极探索智慧工地技术,集成“BIM+智慧平台”管理应用,有效整合智能喷淋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快速掌握现场人、材料、机最新动态,为“无废工地”创建提供技术基础。

聚焦“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促进施工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高集成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智能建造“黑科技”,有效筑牢安全“防护网”;还通过深化智能用水、用电,智慧广播、智慧劳务、智能监测等控制系统,围绕施工生产全方位护航,确保安全生产线上可视、可管、可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参加本次活动,他指出,智能建造技术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行业内形成示范性效应,切实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取得新成效。

中建八局湾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长期以来坚持深度融合智能建造和绿色低碳建筑,持续提升施工工艺和水平。据悉,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建设阶段,预计2026年竣工。

当天下午,由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东莞市勘察设计协会、东莞市建筑业协会、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八局湾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东莞市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交流会暨第五届东莞市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颁奖仪式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顺利举办。

市土木建筑学会、市勘察设计协会、市建筑业协会会员,各镇街(园区)规划建设局、各镇街工程建设中心技术管理人员,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等企业技术负责人员参加。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曹伟、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徐天平会上致辞。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伟雄,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监事长张南宁受邀出席活动,向现场人员分享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经验。与会领导为第五届东莞市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获奖工程项目颁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