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模型正式发布

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模型正式发布

来源:鲁网 2024-10-14 12: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10月9日,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系列标准由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公告发布,标志着备受行业和用户关注的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模型正式推出。

图1:标准公告发布

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旨在构建信息技术产品及其上游软硬件、关键芯片、核心元器件等重点物料的可持续供给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技术水平评估体系。相关指标体系为各类企业和用户选择、评价供应商产品,建立更具韧性、更安全、更稳定的供应链提供决策参考。该项工作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和业界广泛认同,由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专业委员会(简称供应链专委会)组织开展。

近年来,自然灾害、科技博弈、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频发,对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构建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安全韧性体系,已成为维护业务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和用户缺乏选择产品的依据和标准,一直以来“究竟什么是信创产品”的疑问不绝于耳,供应链成熟度指标体系的推出,有助于帮助和引导各类企业和用户分辨供应链风险,选择更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

供应链专委会依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工作规则,本着自发自愿的原则,组织业内骨干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供应链成熟度评估体系,编制了系列标准,本次公告公示的13项标准,由51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研制,是会员单位们的第一批工作成果。

本次发布的团体标准,纵向包含企业背景、技术掌控和供给能力的评价内容,横向覆盖了服务器、终端、固件、软件、显卡等10项产品类别,初步涵盖用户急需产品类别。目前,正在研制的标准范围包括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云计算、中间件等。供应链专委会将根据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不断补充供应链成熟度评估范围,持续完善评估体系。

表  标准基本情况。

前三项(T/CCIASC 0009-2024至T/CCIASC 0011-2024)为共性指标规范,明确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共性指标中企业背景、技术掌控、供给能力评价一级指标框架以及评价指标项描述,为制定元器件、软件等基础评估标准,部件、整机等产品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五项为基础产品评估模型规范,T/CCIASC 0012-2024明确了半导体元器件及非半导体元器件供应链成熟度的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指标项描述及指标权重;T/CCIASC 0013-2024为软件产品供应链成熟度提供基础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

第六、七项为部件产品评估模型规范,本次发布了两项部件级产品评估模型,分别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固件)(T/CCIASC 0013-2024)和显卡(T/CCIASC 0014-2024)。

第八至十三项(T/CCIASC 0016-2024至T/CCIASC 0021-2024)为整机产品评估模型规范,明确了整机类产品中通用服务器、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人工智能服务器、液冷服务器、一体式微型计算机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模型。

根据供应链成熟度评估体系的规则,产品的供应链成熟度由字母M+数字表示,根据评估结果划分为五级,M1级为入门级,随着产品供应链成熟度水平的提升,对应的成熟度等级也逐级提升,M1至M5级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徽标表示(图二)。

图二 成熟度等级徽标

通过评估的产品,将获得供应链成熟度等级证书及相应等级徽标的使用授权,可将徽标粘贴在产品的显眼位置,方便用户直观辨识。用户可通过访问供应链专委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进行证书及徽标的有效性验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