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行走中的阅城记”,带领青少年走近“金银烧蓝”

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行走中的阅城记”,带领青少年走近“金银烧蓝”

来源:鲁网 2024-10-09 16: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烧银蓝、银珐琅,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其制作工艺复杂,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群体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烧蓝工艺的知晓率,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于2024年10月4日在新都夏河溪乡野公园绣兰道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阅读+非遗”金银烧蓝体验之旅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实地参访+深度体验”的方式,让青少年们不仅可以参观烧蓝展览,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点蓝技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青少年们在社工的带领下,来到了国家非遗棕编文化体验基地。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棕编作品,讲解员通过“专业讲解+实物展现”的方式,为青少年们详细讲解了非遗棕编文化的由来、编织技法及文化内涵,使青少年们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后,青少年们来到绣兰道艺术中心,参观金银烧蓝展览。非遗烧蓝老师从历史渊源、制作过程、美学欣赏三个方面,为青少年们科普了烧蓝知识,使他们能够全面认识烧蓝工艺、了解点蓝技巧、理解烧蓝文化。青少年们对烧蓝工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亲手体验。

在烧蓝手作体验环节,非遗烧蓝老师介绍了烧蓝工艺的制作流程:制胎、掐丝、点蓝,其中着重教授了点蓝技巧。点蓝过程,又有备料、选料、研磨、过筛、点蓝、烧蓝、二次点蓝、成品烧制等一系列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因此,每一件烧蓝作品都是制作者心血的结晶。青少年们听得聚精会神,随后纷纷净手焚香自行体验点蓝,并在非遗烧蓝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烧蓝作品,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不禁感叹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此外,非遗烧蓝老师还为青少年们特别推荐了关于非遗文化、烧蓝工艺的阅读书籍,鼓励他们巩固今日所学的知识,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不仅为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阅读+非遗”金银烧蓝体验之旅活动,通过“实地参访+深度体验”的方式,成功激发了青少年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对烧蓝工艺的认知。同时,也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技艺传承渠道的平台。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将继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青少年群体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