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绽放在这83平方毫米里

新质生产力,绽放在这83平方毫米里

来源:鲁网 2024-09-29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年度重磅策划“新质生产力中国行”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在CCTV2财经频道首播。芯擎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受邀参与节目,公司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与来自武汉的政府领导、科创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深度对话。

跑赢7nm“无人区”

节目中,汪凯博士带着芯擎自研的国内首款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接受访问。“龍鹰一号”仅有83平方毫米,其中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个晶体管——正是这83平方毫米,一举打破了智能汽车主芯片一直被海外供应商垄断的局面,彻底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的问题。

2018年芯擎刚刚成立时,汽车行业还在普遍使用14nm—40nm的芯片,但芯擎大胆地走进7纳米“无人区”,率先推出“龍鹰一号”并实现大规模量产和“上车”。目前,“龍鹰一号”的出货量已超40万,预计2024年出货将达百万量级。除“龍鹰一号”外,市场上至今还没有其他可以大规模量产的同类国产芯片。

汪凯博士多次表示,国产替代并不是低端替代,芯擎有能力给出更创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基于“龍鹰一号”打造的单芯片“舱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通过一颗芯片实现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的高度集成,这不仅可以降低元器件成本,也可降低系统成本,比传统方案节约20%-30%的成本。

量产为王

在盖世汽车最新发布的“2024年1-7月座舱域控芯片供应商装机量排行”中,跻身前五名的中国芯片只有芯擎科技的“龍鹰一号”和华为,“我们每一次的市场突破,都是从国际大厂那里‘虎口夺食’”汪凯博士说道。

目前,“龍鹰一号”已经在20多款主力车型中大规模应用或定点,包括吉利领克系列、银河系列以及一汽红旗等。最近热卖的银河E5就配备了“龍鷹一号”,该车因强大的算力和流畅的车机体验而获得全优口碑,上市45天销量就突破2万辆。

从第一到唯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汪凯博士介绍到,今年第四季度,芯擎科技的7nm自动驾驶芯片AD1000即将交付市场。AD1000直接对标世界先进主流产品,并且实现了CPU性能、AI算力、ISP处理能力、NPU等关键指标的全面超越。目前,芯擎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所需汽车智能化关键高算力芯片的全栈本土芯片供应商。

在汽车板块之外,芯擎科技正积极探索工业领域的突破,已经与安谋、瑞莎等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工业级 “龍鹰一号” 7nm AIoT应用处理器SE1000-I,并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边缘计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