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奏响丰收曲 山西沁州黄小米开镰收割

田间奏响丰收曲 山西沁州黄小米开镰收割

来源:鲁网 2024-09-29 12: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硕果累累人忙碌,金浪滚滚谷飘香。9月28日,走进山西沁县定昌镇东岭头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300亩金灿灿的谷子迎风飘荡,勾勒出一片丰收景象。伴随着阵阵激昂的锣鼓声,沁县庆祝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沁州黄小米大会开镰仪式在这里盛大举行。

图为庆祝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沁州黄小米大会活动现场

沁县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是世界谷物黄金种植带。这里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空气清新,雨量适中,土壤肥沃,环境独特,沁州黄小米孕育于此。沁州黄小米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40多种天然营养素。中医认为,小米具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渴、和胃安眠、滋阴养血、补肾健脾等功效。沁州黄小米先后获得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好小米等荣誉,“沁州”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沁县将小米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沁州黄小米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科研创新与技术引进,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是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杂粮杂豆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基地31万亩,发展小米专业公司、农民合作社30多家,种植户3万多户,年产值达10亿元。

图为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

此次活动所在的基地由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精心打造。该集团董事长石耀武表示:“此次举办开镰仪式,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沁州黄的生长环境、栽培历史、耕作特点和品牌价值,认识沁州黄是民族口粮、健康美味、放心食品,让中国好小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助力沁县乡村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部科技特派团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表示:“我们通过技术优势和创新,带动沁县沁州黄小米产业10万亩基地的发展,对小米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造‘名米’品牌以及助力沁州黄小米走向更大的市场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成功选育优质、高产、抗旱、抗病性更强的“沁黄3号”,适合轻简化种植的“沁黄4号”,以及香味更浓、颜色更黄的“沁黄5号”等优良品种。在保持沁州黄品种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谷子生产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春旱秋涝、产量不稳定,病虫害侵蚀,劳动强度大、用工投入多,质量难控制、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品质。

与此同时,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在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沁州黄小米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联合体内各方的优势互补和利益融合。特别是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出台了推动沁州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有机基地每亩补助300元。

图为参加活动的领导与嘉宾共同为谷子开镰

活动现场,沁县县委书记司慧军宣布开镰,随后与会领导、嘉宾走进沁州黄小米基地,手持镰刀共同迎接今年收获的第一批谷子,与大家一起共享丰收的喜悦。(董慧欣 郭江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