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月|高管讲消保 以案说险之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金融教育宣传月|高管讲消保 以案说险之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来源:鲁网 2024-09-27 14: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加大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宣传的号召,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广东分公司”)组织全体高管,积极向金融消费者普及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专业知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招商信诺广东分公司总经理侯杰强调,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是指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和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案例简介】

2023年7月,客户A女士在出国旅游时不幸溺水身故。保险公司接到投保人Z先生的报案及绿通服务申请,申请意外身故保险金和紧急救援,请求保险公司协助将A女士遗体转运回老家四川。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向家属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充分尊重A女士家属落叶归根和遵循丧葬习俗的意愿,立即成立绿通服务及理赔追踪小组,第一时间联系救援服务商沟通遗体转运事宜,协调各方资源,克服重重困难,在客户报案申请后的第10个工作日内成功将A女士遗体转运回Z先生指定地点。保险公司的快速响应、及时完成境外绿通服务,得到了A女士家属的高度认可。

【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对消费者的受尊重权提出明确要求。本案例中,保险公司接到客户报案和绿通服务申请后,充分尊重Z先生意愿,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将A女士遗体转运回国,让A女士魂归故里,尊重消费者的丧葬习俗,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风险提示】

1.保险公司应充分赋予客户受尊重权,避免引发因忽略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和国籍等因素,从而引发不必要纠纷,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完善增值服务,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能力,为客户纾困解难。

2.客户应及时主动向保险公司提出个人的相关合理化需求,充分沟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保险保障与权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