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全面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发挥优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凝聚力量,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成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最亮丽的底色,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跑出了加速度,聚集起新动能。
一、党员“红”引领志愿风尚
开展志愿服务首先就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了医院就发懵,一找就是两小时”,这是群众在就医过程中反映最多的问题。群众的需求在哪,党员的就出现在哪。2020年院党委一声号令,180名党员志愿者迅速集结,创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门诊年”活动。
“您好!您这不舒服啊建议看消化道科,从这上电梯的三楼”“娭毑,您坐哒,我教您网上挂号缴费和自助机的操作。”……走进医院大门,患者立马感受到志愿者零距离保姆式服务。预检分诊、网上挂号、自助机操作、指引路线、缴费取药、入出院办理、健康宣教、咨询答复、文明劝导、扶老助残、关爱孕童……365天,志愿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辞辛劳、轮流服务。
以“党员志愿服务门诊年”为带动,医院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积极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相继开通了专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孕妈妈、儿童服务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医院开设了图书角、玩具房、家庭医师培训室;护士姐姐扮起了卡通娃,白衣战士化身助老保姆,专家教授成了健康帮手;从门诊到病房,从停车场到科室……广大党员志愿者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以前来看病,至少要大半天,现在有这些红马甲带着,很快又方便。”73岁的赵德海老人对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党员志愿服务门诊年”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门诊3996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4784余/小时,征集合理化建议926条,持续改进问题869个,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现象。在广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一大批医护工作者纷纷加入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ﻪ
二、俯身为民传递人间大爱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聚焦健康服务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医院党委提出发挥医院“专、精、能”优势,着眼群众的“小、难、杂”事,俯身为民,走进百姓,开展各具特色的“送健康”志愿服务,用医者仁心织密群众健康保护网。
1、“五进”活动,便民零距离。医院组建“杏林百医团”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五进”活动,100名的医务志愿者,100名公益讲师团队,深入株洲市大街小巷,每年开展100场的义诊,100次的科普讲座义诊,让中医药飞入百姓家,从耳穴压豆、拔罐刮痧、针灸等项目到问诊服务、健康检查,讲授常见病、疑难杂症的预防保健,普及中医药知识,建立家庭医生团队,百姓在家门口就体验到了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不出门,处处有医生。
2、远在乡村有名医。医院积极响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号召,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组建了一支由知名专家、精干医护人员组成的乡村医疗服务队,他们长年奔走在湘赣边老区,定期上门为乡亲们坐诊看病,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服务队还着眼于为乡村医疗事业输血、造血、活血,一方面通过手把手带教示范、搭建联培联训平台,接收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到医院跟班进修学习,全面提升医疗队伍能力素质;另一方面把最普惠的技术和规范带到基层医院,为基层医院更新临床诊治指南、建立学科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医院制度等,提升基层医院整体水平。服务队还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病理诊断,实现与乡村医疗的互联互助、资源共享。切实打通乡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3、“第一目击者”,救急救伤佑生命。秉持“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现场救护的理念,医院在株洲市全域公益开展第一目击者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与现场急救基本技能,传授徒手心肺复苏,外伤、溺水现场急救技术以及家庭常见急救相关知识,为第一目击者实施现场救护全面赋能。活动迄今为止,累计完成500余场公益培训,参与培训人数达32518人。联合国家防震减灾日、国家急救日,联合市红十字会、市应急局、市消防、学校等单位共同举办大型科普教育实践活动5场,累计服务人数达5万余人,单次活动视频直播量100万余人/次,无数学员学以致用,抢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中华民族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在不断传承弘扬。
4、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医院常态化组织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一方面在器官捐献日、世界艾滋病日、爱耳日、等主题日开展“中医科普,天使助力”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结合各种节假日积极开展以关爱困难职工,帮扶村五保户、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六类人群为重点的“‘医’心为民、情暖人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担当,用大爱践行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赢得了很高的社会美誉度。
三、逆行出征闪耀白衣荣光
近年来,医院不断提升应急状态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力动员力战斗力。“第一时间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重大自然灾害肆虐,在多达120场次应急救援中关键时刻,广大医护志愿者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救死扶伤,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急诊救治等志愿服务,用双手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先后有16名医疗队员获评“湖南好人”,12名医护人员获评“株洲好人”。
四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150余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驰援海南、上海、长春,征战大别山,全院上下1900余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汇聚起汩汩爱心暖流,白衣执甲,凝聚全社会迎战疫情的信心,医院获评“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
四、微光成炬集聚发展动能
志愿服务厚植了医院的为民情怀,提升了群众就医的幸福感、获得感,成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医院文化,潜移默化为每位员工的内在涵养。
从一群“红马甲”到满院“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医院还健全了院党委领导、支部(科室)负责、团工妇协同、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构建了以党建引领为保证,以党员、团员为骨干,吸纳院校学生、社会志愿者、职工家属及医二代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志愿服务充分调动起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批批优秀的志愿者脱颖而出,一个个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开花结果”。“党员志愿服务门诊年”活动获评株洲市精神文明委办公室2022年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医院团员志愿服务队的“爱心护童”活动在共青团湖南省委团代会上展出,“第一目击者”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一致好评。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也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文明医院、湖南省中医药宣传先进单位、湖南省委省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春风拂面,向上向善暖流涌动。凡人善举,微光成炬,“愿”星光闪烁着绚丽的时代光芒,“愿”力量为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动能。(赵水秀 系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第二党总支书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