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相城区黄桥街道2024年度“桥接未来”青年干部“赋能管理”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苏州大学举办。
在为期三天的全脱产、封闭式培训中,来自机关部门、村(社区)的19名青年干部潜心研学、深入思考,为努力建设“现代精致新城区 美好生态金黄桥”奋斗目标集中充电、蓄能启航。
铸魂为本,深学细悟淬“初心”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本次研修班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聚焦推进基层治理改革、提升城市管理质效的目标,开设理论课程,结合苏州大学校史馆的现场教学,全面推动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
以“集中研讨+分组交流”形式,全体学员立足本职岗位、结合业务实际,围绕“如何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开展结构化研讨,在交流互鉴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能为先,强基蓄力练“内功”
观点的碰撞开拓思路,思想的交融提升思维。着眼于强化青年干部服务中心大局的改革攻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科学定制《团队建设与执行力》《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专题辅导,从管理者角色认知、协作思路引导、实践案例分析多重角度,靶向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解题能力。
为推进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课程设置中注重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灵活开展分组讨论、圆桌分享会等活动,全体学员紧扣“探索自我,发掘内心能量”“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主题,结合所学所思,亮观点、谈心得、说感悟,做到“学、思、议”环环相扣、层层传递。
实干为要,助力发展添“动能”
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围绕招商引才、科技创新、企业服务、要素保障等岗位实际,创新开设《苏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苏州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互联网思维与管理创新》等专业化课程,详细介绍苏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政策、机制和体系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青年干部提高站位、摸准政策、理清思路。
在了解技术革新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全体学员开展“向‘新’而行 我看新质生产力”交流发言,针对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政策要素保障等发表感悟、提出举措建议。
三天时间里,学员们全面深入学、着眼前沿学、主动交流学,在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拓展、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养提升等多个维度都学有所获。
接下来,街道将继续擦亮“桥接未来”品牌,不断优化培训体系、丰富课程形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深覆盖的干部教育培训矩阵,为“金黄桥”建设提供坚强保证。(相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