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连续六年进博会 “高水平开放”是一以贯之的“进博关键词”

题:连续六年进博会 “高水平开放”是一以贯之的“进博关键词”今年,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第六届进博会)连续六年进博会 “高水平开放”是一以贯之的“进博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11-05 22: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题:连续六年进博会 “高水平开放”是一以贯之的“进博关键词”

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023年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回顾六年来进博会,“高水平开放”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进博关键词”。

“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明确表态: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这些是习近平在历年进博会的主旨演讲或致辞致信中反复出现的表述;他亦多次围绕外资准入、自贸区建设等提出各项扩大开放的举措,亲自向与会人员介绍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

高水平开放何以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选择?

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上说:“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他说,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在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他强调,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第四届进博会举行时,适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习近平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2022年的第五届进博会上,习近平说,5年前,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今年,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开放,是中国面对全球经济发展难题给出的答案。

中国选择的,是一种怎样的开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引用的这句中国传统谚语,给出了答案。2020年,他进一步提出各国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

“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致辞时如是说。

六年进博会,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今年习近平强调:“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中国的开放将如习近平所希望的那样,惠及世界。(完)

(马德林)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