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严开祺:用“小球”载起“大国梦”

这个国庆假期,严开祺和团队对刚刚取样回的深海浮力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数据采集。

【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严开祺:用“小球”载起“大国梦”

来源:央视网 2023-10-06 09: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严开祺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他和团队研制出能抵挡万米深海压力的新型浮力材料,为深海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这个国庆假期,严开祺和团队对刚刚取样回的深海浮力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数据采集。

深潜器在水中上下自如,浮力材料功不可没,“奋斗者”号结构中七成为浮力材料。

这瓶看上去像是牛奶的物体其实是由100亿颗固体的空心玻璃微球组成,它们的直径和人的头发丝直径差不多,空心玻璃微球和聚合物基材组合在一起便成为耐高压的浮力材料。

服务大国重器,严开祺要保证每一颗微如发丝直径的玻璃微球都稳定可靠,他要挑战的是让“奋斗者”号顶得住万米深海的压力,这个压力相当于2000多头大象压在人的身体上。

历经数千个日夜的奋战,其间,面对玻璃微球抗压实验两年的停滞期,严开祺和团队没有放弃。

调整参数,从头再来。为了检验实验室结果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差异,严开祺还三次前往海南,在海上漂了40多天,收集到实验关键数据。

为了国家需求敢于扛下难题,是求学时期的严开祺就在心中埋下的“种子”。

从参与“深海勇士”号的浮力材料的研发,到担当“奋斗者”号结构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严开祺一次次接受挑战。在他看来,新时代给了青年更广阔的舞台,面对科研挑战,青年人要勇当先锋、不负众望。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