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伙为成都“守艺人”打造川秀剧场 3年演出超千场

题:广东小伙为成都“守艺人”打造川秀剧场  3年演出超千场 为了更契合观众需求,陈艺鹏打破了传统川剧的演出模式,将川剧经典曲目、川剧绝活与多种巴蜀非遗技艺融进约1个小时的演出中。

广东小伙为成都“守艺人”打造川秀剧场 3年演出超千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11-11 09: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东小伙为成都“守艺人”打造川秀剧场3年演出超千场

剧场演员正在练习基本功。罗贞奇 摄

中新网成都11月11日电 题:广东小伙为成都“守艺人”打造川秀剧场  3年演出超千场

作者 王利文

“川剧观赏性强,有变脸、喷火等70多项绝活,让从小在粤曲熏陶下长大的我十分惊叹。”10日,在四川成都东郊记忆的川秀剧场中,广东小伙陈艺鹏讲述了自己与这座城市结缘的经历。他所经营川秀剧场,从2019年开业至今,演出已超过千场。

2018年,身为原创音乐人的陈艺鹏来成都采风,“一来就爱上了川剧”。在了解当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和“守艺人”们的困难处境后,陈艺鹏决定在成都开一家川秀剧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以前没有固定的场子,我们甚至会奔波于各种火锅店。在狭小的卫生间中小心翼翼换戏服的那段日子,我也曾想过放弃。”2019年,武术功底扎实、舞台经验丰富的陈刚成了剧场的首批演员,并把根扎在了这里。

剧场演员正在练习基本功。 罗贞奇 摄 摄

剧场演员正在练习基本功。罗贞奇 摄

目前,剧院共有20余位演员。大家周末演出,日常练习基本功并排练剧目。剧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也让演员们能专注于舞台表演和技艺提高。“我现在可以把所有精力施展到舞台上,尽心尽力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业。”陈刚坦言。

为了更契合观众需求,陈艺鹏打破了传统川剧的演出模式,将川剧经典曲目、川剧绝活与多种巴蜀非遗技艺融进约1个小时的演出中。“我们把灯戏、吐火、变脸等桥段集中成一个个的小节目,再将各个节目连珠成串,使得演出‘短’而‘精’。”

高潮迭起的节目编排,既符合当下观众精力分配特点,又便于记录与传播。同时,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传统艺术展现得更立体。“每个绝活表演时间都不长,会给观众带来直接的感官享受。观众拍短视频打卡,口口相传,口碑就出来了。”陈艺鹏介绍,川秀剧场常常“满座”,最多时,一周卖出了上万张门票。

剧场演员正在化妆间化妆。 罗贞奇 摄 摄

  剧场演员正在化妆间化妆。 罗贞奇 摄

“我希望能把川剧秀打造成‘成都’名片,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看到咱们的艺术。”陈艺鹏表示,外地和外国观众减少后,他带领团队在本土市场下功夫。他观察到,演出中精彩的绝活让小朋友们很是震撼;丰富的互动环节,也备受年轻群体喜爱。为了让更多本地年轻人了解川剧,剧场开展了专业和兴趣培训、研学等业务。

经过学习,4个曾经的“小剧迷”已经可以登台表演,成了“小演员”。部分在这里经过初步培养的学生表示,未来想报考戏曲学院深造。

陈艺鹏计划,接下来将在扩大生源和剧目创新上下功夫。“我希望剧场成为一个能吸引更多‘守艺人’的平台,让传统艺术真正焕发新生。”(完)

(王利文)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