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公元前3600-3300年苏格兰古人群或已食用小麦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发现的陶器遗迹表明,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麦。

最新研究:公元前3600-3300年苏格兰古人群或已食用小麦

来源:中新网 2022-09-09 07: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发现的陶器遗迹表明,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麦。这项发现表明,当时小麦可能与乳制品同煮,用于制造基于动物乳的粥或稀饭。

该论文介绍,食用驯化动植物在英国和爱尔兰最早出现在约公元前4000年。英国和爱尔兰的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遗迹表明存在谷物摄入,但在不同烹饪传统中它们的重要性有地区差异。尽管有植物考古学证据,但要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找到处理谷物的痕迹仍有难度。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西蒙·哈曼(Simon Hammann)和合作者,对新石器时代外赫布里底群岛的四个湖上住所(即人工或半人工岛屿)发现的陶器进行分析,他们从大量陶器中选出59块陶片(破碎的陶制品)进行分析,包括传统有棱和无棱陶罐,以及带纹的浅碗和有肩碗(沿口或上中段有突出的碗)。

研究人员使用气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分析陶片上的有机残留物,检测到谷物的生物标志物,表明存在小麦,以及曾在这些器皿中烹饪的其他食品。他们认为,这表明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饮食中,小麦的出现比之前认为的更多,而且可能是与乳制品一起制作,或许是某种基于乳品的粥或稀饭。此外,本次研究表明陶器尺寸和用途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口较小的容器和乳制品相关。

根据这次最新的研究,论文作者提出,小麦在赫布里底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中的作用比过去认为的更大,这些发现也进一步阐明外赫布里底早期农耕社群的生活。

(孙自法)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