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万里长城,蕴含了中国人的这些智慧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出色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关于长城的建造有着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比如垒砌长城的砂浆中含有动物血,长城墙体之所以坚固,是因为在垒砌长城的白灰、沙子中添加糯米浆等等。

【文明之美看东方】万里长城,蕴含了中国人的这些智慧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7-24 09: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出色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它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大地上,气势恢宏。

长城如何修筑?烽火系统怎样传递信号?对此,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城城墙的建筑形式、结构类型、材料做法,随着时代演变有着较大差异。

而且,目前来看,“长城”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竹简之上,它也曾有“方城”等其他名字。

长城,不只是一道大墙

从时间上看,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过其他名字。比如《汉书 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作为出色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上有敌楼、角楼等一系列配套建筑。董耀会说,敌楼多为方形,空心的敌楼有门有窗户,可供瞭望,平常里面就驻扎着三五个人。

当然,它也有完备的烽火传递系统。简单来说,有敌情时,驻守在烽火台的士兵,以张挂标识、点燃烟火或鸣炮等方法,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规则,将军情依次传递出去。

“不同时期,信号的传递方式并不一致。”董耀会说,这些信号都是事先约定好的,主要传递的内容是有多少敌人、距离多远等等。

他在新书《传奇中国:长城》中提到,明成化二年(1466年)时规定,敌兵百人左右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

“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又具有纵深的防御体系,包括这道墙、墙上的关口以及城堡、烽燧、驿站等。”董耀会解释,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大批将士、家属在此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个“边疆社会”。

这些传说“不靠谱

很多时候,长城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其巨大的体量,无论是用土夯筑,还是用砖、石砌筑,其工程量都非常惊人。

在施工技术较为落后的年代,长城所用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采伐、烧制以及劳动组织等等,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劳动才能完成。

关于长城的建造有着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比如垒砌长城的砂浆中含有动物血,长城墙体之所以坚固,是因为在垒砌长城的白灰、沙子中添加糯米浆等等。

但董耀会认为,这些传说都不是真实的。《传奇中国:长城》中提到,长城建筑总体来说并不是多么精致的工程,即便是用白灰,很多的地方都只是勾墙缝使用,里边还是使用泥土。

“那个时候,人都不怎么能吃得上糯米,哪来如此之多的糯米浆砌墙?”董耀会表示,类似长城使用糯米浆砌墙的说法都是很晚才流传出来的,没有任何依据。

它有哪些修筑方法?

此前,#甘肃发现两千年前汉代木制长城#曾登上热搜。据董耀会介绍,长城城墙的建筑形式、结构类型、材料做法,随着时代演变有着较大差异。

对长城而言,建造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很多时候都是就地取材。他说,比如条石砌成的城墙,里面可能全是碎石,不然会成本太高。明以前的长城没有用砖的,明代砖砌长城所占比例也非常少。

比如,明长城的城墙,有夯土墙、毛石墙、砖墙和条石墙等多种形式。西北的汉长城,一些地方没有黏土,只能用沙砾土再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一层一层地筑起来。

“沙土没有黏性,就先铺上一层很薄的芦苇或红柳,起到隔挡的作用;然后倒上水,让沙土往下沉一沉,就比较结实了。就这么一层层垒起来。”董耀会解释。

在他看来,长城的修建以防御为目的,意味着修建者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这肯定是文明的大方向,“我写新书、推广长城文化,也是希望人们更好地认识长城、热爱长城,了解我们的民俗文化。”(完)

(上官云)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