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6月23日电 题:做香港特区建设的生力军——三位特区同龄人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陈珮盈 王旭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陈乐昕、余倚华、罗佳伟也在那一年出生。25年过去了,他们长大成人,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已成为香港特区建设的生力军。
让世界感受香港魅力
“我最喜欢香港的夜景,真的很美。”陈乐昕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酒店毗邻维多利亚港,每天晚上从落地大玻璃窗望出去,映入眼帘的便是维多利亚港璀璨繁华的夜景。
陈乐昕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许多客人会主动与我攀谈,分享他们去了香港的哪些地方、吃了哪些美食。”她说。
传统老店、各国美食、摩天大楼、美丽的山径和小岛……在陈乐昕眼里,香港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交织,充满活力,是一块宝地。“我会热心地向客人们介绍香港的种种魅力,希望给他们的旅程留下难忘的回忆。”
“每当听到他们由衷地赞叹香港,并希望以后再来,我都从心底里觉得自豪。”陈乐昕自信地笑着说,希望尽自己之力为香港多作贡献,让世界感触到香港的魅力。
今年3月,正值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陈乐昕工作的酒店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内地援港医疗队。由于医疗队员实行闭环管理,陈乐昕未能直接与他们接触,但却时刻关心着他们。
陈乐昕负责为医疗队员提供餐点。看着队员们早出晚归、昼夜不分地投入抗疫工作,她深刻感受到彼此之间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感受到祖国对香港的关心。
“当听到他们离开时向我们道谢,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在这场抗疫战中为香港出了一份力。”陈乐昕感慨道。
余倚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珮盈 摄
投入抗疫前线
余倚华在2019年加入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担任入境事务主任。三年来,她最主要的任务是投入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
余倚华先后被派往俗称“救人组”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和个案追踪办公室,在第五波疫情来临时被调派到中央援建香港的青衣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里,余倚华和同事们每天除了快速备好可供入住的房间、监察和记录入住人士的数据外,还会上门探访有需要的入住者,为小朋友辅导功课,为聋哑人士安排手语翻译。“希望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为入住方舱医院的人们带来一点温暖。”
在第五波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包括前线医护人员、纪律部队人员、抗疫义工、司机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齐心抗疫,这让余倚华深受感动。“同舟共济的精神,让我们在困境中像家人一样互相帮助,我为香港骄傲。”余倚华说。
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与特区同龄的余倚华勉励自己,不为眼前困境所屈服,坚持梦想不放弃,勇于拼搏,“发挥自己的潜能,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出一份力。”
罗佳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建设香港,建设国家
罗佳伟,中建香港见习工程师,也是香港特区的同龄人。
“方舱医院建设,感觉就是神奇。”在中建香港做土木工程师的罗佳伟说起参加方舱医院建设的经历,脸上带着自豪。
“一两天就有很大变化,”他比划着,“一开始(这里)是树木杂草丛生,两三天就全消失了,再两三天就是混凝土覆盖,再然后就是摆满货柜仓,安装空调……一所方舱医院两三个星期就全盖好了。”
神奇的背后是建设者的忘我奉献。“我看到的所有人,无论是经理、工程师、工人,大家都拼命干。早上看到他们,晚上又看到他们……”罗佳伟发自内心地感慨,“挺震撼的。”
学土木工程的罗佳伟经常利用假期去内地旅行,“探寻老祖宗留下的建筑瑰宝”。他忘不了见到拉萨布达拉宫时受到的震撼:“高海拔,又没有现代建筑机械,那么雄伟的工程是怎么建设的?”
罗佳伟现在正参加香港机场天际走廊建设项目。该项目主桥长200米、宽80米,净空超过高度28米,落成后将成为全球机场禁区内最长的行人天桥。
这个项目建设难度大,而最大的挑战是工程现场有各种限制,不能影响机场运作。建设方采用了众多新技术,大跨度钢结构主桥组件要在场外预拼、分段海运,在到达现场后再进行整体顶升安装。
“天桥是拼装起来的。”罗佳伟为能参加这一高难度项目而兴奋、自豪,他憧憬着将来能参加更多项目,“建设香港,建设国家”。
(陈珮盈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