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赣州|会昌:巧手制藤传承非遗

6月10日,“会昌藤器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平清工作室在会昌中专正式启用。学生们认真聆听文平清授课,在体验非遗中感悟初心、传承匠心。为适应现代流行趋势,当地一些藤器厂每年都派出技术人员赴省外甚至国外考察。

非遗赣州|会昌:巧手制藤传承非遗

2022-06-16 18: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0日,“会昌藤器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平清工作室在会昌中专正式启用。学生们认真聆听文平清授课,在体验非遗中感悟初心、传承匠心。

  文平清在制作藤器。 黄振荣 摄

在会昌县,藤器制作是一门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手工艺,也是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虽然会昌藤器经久耐用、绿色环保,却因为老师傅们编织出来的藤器样式单调古老而渐渐被市场冷落,只有少数人还在这个行当坚守。

为破解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困局,该县大力推行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采取保护核心技艺、开展传习活动、完善相关产品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其自我造血。

文平清告诉记者,作为会昌县的重点对外推介产品,会昌藤器在不断市场化、生活化中实现升级换代:编织原料从单纯藤条为主向草绳、木片、竹片多样化原料转变,编织技术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藤柳混编、藤木混编、藤木草铁复合编等复合型技术转变,产品花色从单一色彩向多种色彩转变,已形成侍椅(太师椅)、沙发、茶几、藤桌、儿童用品等8大类、120多个品种。

  会昌藤器

目前,会昌县已拥有2000多名技法娴熟的藤艺编织民间艺人。该县探索完善“协会+公司+基地+编织户”的经营模式,将藤编企业经纪人和编织农户联合起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价格,大额订单统一生产,争取贷款统一分配,藤器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品畅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为适应现代流行趋势,当地一些藤器厂每年都派出技术人员赴省外甚至国外考察。藤编技师还创造性地把藤与其他原料以及绘画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壁画类、仿古类等产品,提升了工艺水平。

来源:赣南日报作者:记者张惠婷编辑:肖静 校对:刘敏值班主任:明心武

【来源:客家新闻网】

(湘湘带你看社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