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巩留县:鲟鱼养殖拓宽致富路

新疆巩留县:鲟鱼养殖拓宽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12 07: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巩留县遵循“生态保护、效益优先、统筹兼顾”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水库、池塘等水资源,开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产业。目前,在科技化、生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新模式的带动下,水产养殖业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凸显。

4月10日,在伊河鲟鱼养殖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维修保养鱼池,为即将到来的生产季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鱼池里,不同品种的鲟鱼游来游去,灵动的让人目不暇接。巩留县伊河鲟鱼养殖有限公司厂长郑朋:“我们现在正在做全厂的进排水管道的维修、保养,包括鱼池的一些冻伤,包括裂痕的维护,这项工作我们是从4月初开始做的,计划4月15号完工,4月16号开始我们转入正常的生产。做前期准备工作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出现进排水事故或者说鱼池破损事故。”

伊河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3年入住巩留县的一家冷水鱼养殖企业,专注于冷水鱼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及销售的企业。公司所处位置依山傍水,环境优越,养殖用水来自天山山脉雪水,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优质水资源,发展鲟鱼、虹鳟等特色冷水鱼养殖,致力于打造伊犁河谷冷水鱼第一品牌。巩留县伊河鲟鱼养殖有限公司厂长郑朋:“把原有的鱼进行一个规格的分拣,然后按规格进行分级饲养,今年我们计划五月初开始做鲟鱼的人工繁殖,全年计划养殖鲟鱼60万尾。另外,准备引进新品种三倍体虹鳟5万尾。”

为了保证鲟鱼养殖产业长足发展,伊河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基地配套建设了晒水池56亩、沉淀池12亩、氧化池12亩、曝气池7亩和1565平方米的孵化车间等设施。公司现有达氏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等10余个品种,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今后,公司将抓住资源优势,加大力度发展冷水鱼产业,打出伊犁河冷水鱼的知名度,以此带动人气,促进冷水鱼“养殖+销售+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巩留县伊河鲟鱼养殖有限公司厂长郑朋:“我们全厂区一共有20m直径鱼池是218个,10m直径的苗种池是60个,包括1565平米的苗种车间,如果我们厂区全部投产的话,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今年我们计划产量稳产在300吨,三倍体虹鳟这块儿计划产量达到100吨。”

今年,巩留县还计划依托伊河鲟业,建设伊河鲟鱼冷水鱼品种引进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年内养殖鲟鱼达到500吨以上。(伊金凤、张守芳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