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与学生一起拍手打节拍,时而弹奏钢琴给学生演示,任教乡村小学的“90后”戴聪怎么也没想到,她会站在专业的音乐教室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戴聪是南昌市红谷滩区生米小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在此前从教的三年里,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乐器材,她上音乐课时,要么教大家学唱几首儿歌,要么播放录制的钢琴弹奏视频。
现在大不一样了,去年10月投入使用的生米小学音乐教室,配备了钢琴、五线谱电教板、音箱、投影仪、锣、鼓等音乐教学器材。2月28日下午,戴聪正在教三(2)班的学生学唱弹奏儿歌《两只老虎》,老师认真教,学生用心学,稚嫩的歌声回荡在校园。
生米小学的学生们能在音乐课上触摸跳动的音符,得感谢民建江西省委会。2017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全省音乐教育供给比较匮乏,存在音乐开课率低、音乐教学条件落后、音乐教师缺乏等问题。为此,民建江西省委会会同多部门、企业,提出打造“音乐响起”公益项目,通过“音乐下乡”等形式,逐步免费为全省偏远的乡村小学搭建音乐教室,提供乐器、配备师资,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成长的欢乐。
都昌县蔡岭小学,建设了全省“音乐响起”公益项目的第一间音乐教室。刚开始接触音乐器材时,学生们既新奇又陌生。慢慢地,美妙的音符敲开了他们的心门;渐渐地,他们一改之前的胆怯,自信地参加各类主题文艺表演。蔡岭小学音乐老师胡虹感慨,音乐课是孩子们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空间。有了音乐教室之后,孩子们更喜欢上音乐课了,还成立了兴趣小组。走在路上,总能看到上学、放学的孩子蹦跳着打节拍,天真烂漫。
目前,江西省民建同心扶贫基金会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省建成170间音乐教室,惠及10万余名小学生。基金会理事长李光荣是发起人之一,在他的办公室,挂着一张江西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地粘贴了“音乐响起”公益品牌标识。“建好一间,我就在相应位置贴上标识。你看,现在已经覆盖了全省11个设区市、90多个县(市、区)。”李光荣自豪地说,“音乐响起”公益项目推动社会力量和教育力量向乡村学校汇集,在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音乐艺术的种子,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开朗、更活泼,更自信。
修水县白岭镇邓家咀村小学学生况灯说:“我喜欢唱歌,唱歌让我很放松。”况灯在分享音乐改变生活时,清唱了一首刚学会的《感恩有你》,表达对“音乐响起”公益项目的感激之情。有了专业音乐教室,况灯接触到“高大上”的音乐器材,学到了很多新的歌曲和音乐知识,她打心眼里爱上了音乐。音乐也改变了况灯胆小害羞的性格,她现在无论走到哪,都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艺。
为了解决音乐教室师资不足的问题,2019年,江西省民建同心扶贫基金会寻求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与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他们派出学生音乐支教,基金会提供音乐教室,合力让美妙的音符跳动在山间、跳动在湖畔、跳动在乡间田野……
横峰县姚家小学支教老师李丹对此感触颇深。2020年下半年,她上的第一节课是全校100多名学生上过的最完整的一节音乐课。这节课之后,被音乐感染的学生们尤其是留守儿童,下午放学后早早地守在音乐教室门口:“老师,能不能教我们弹琴、唱歌。”而每次音乐响起,音乐教室内的25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今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来自河北山区的44个孩子演唱了《奥林匹克圣歌》,把自己的歌声唱给了全世界听。”李丹说,这点燃了孩子们的音乐梦想,他们学得更带劲了,也让她觉得参与“音乐响起”公益项目意义非同一般。
“音乐响起”公益项目仍在继续,音乐教室今年有望突破200间,让音乐在全省更多的乡村小学响起,让音乐在更多的孩子们心中响起!(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冷黄瑛子)
(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