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吉祥和幸福,德国人的新年“贵客”:烟囱清扫工

在德国,清扫烟囱的黑衣人被视作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如果在新年时偶遇烟囱清扫工,就预示着这一年可以交到好运。根据史料记载,清扫烟囱这门手艺起源于意大利,第一批烟囱清扫工从意大利北部迁居到欧洲其他国家,他们于1500年左右在德国城市安家落户。

象征吉祥和幸福,德国人的新年“贵客”:烟囱清扫工

来源: 环球时报
2022-02-07 07: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环球时报综和报道】不久前,柏林新任市长率新一届市政府成员正式亮相。在柏林市政厅举行的就职仪式上,18位身穿黑色礼服、头顶黑色礼帽、手举扫帚的“烟囱清扫工”,站在铺着红毯的楼梯两侧列队欢迎,柏林当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都提到了这个有趣的小插曲。在德国,清扫烟囱的黑衣人被视作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如果在新年时偶遇烟囱清扫工,就预示着这一年可以交到好运。

诞生于中世纪的古老职业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区,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为保证冬天室内取暖,人们在房间里安装了大型壁炉,在建筑上加装了烟囱用来排烟。然而,沉积的煤烟和飞灰会堵塞烟囱,造成通风不畅,飞溅的火花还有可能点燃烟囱里凝结的木焦油或屋顶的木质桁架,因此欧洲不少城市在中世纪晚期时都发生过危害全城的严重火灾。为此,很多城市颁布了消防法规,要求住户定期清理和检修烟囱,烟囱清扫工应运而生。

根据史料记载,清扫烟囱这门手艺起源于意大利,第一批烟囱清扫工从意大利北部迁居到欧洲其他国家,他们于1500年左右在德国城市安家落户。18世纪,柏林成立了德国第一家“烟囱清扫工行会”。 19世纪后,清扫烟囱的行业在德国已形成规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每个清扫工负责特定的街区。按照当时的行规,从业者数量是固定的,只有当老清扫工到了退休年纪,才可以招收一名学徒来接替他。

20世纪后期,煤炭逐步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开始实行集中供暖,一家一户的烟囱数量不断减少。现代烟囱清扫工的工作范围和专业程度也在与时俱进,目前德国有大约2万名烟囱清扫工,他们不仅对全国近1400 万座带烟囱的建筑进行清洁和维护,也针对与建筑有关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不少烟囱清扫工随身携带的设备除了传统的手工工具,还增加了装有精密检测仪器的手提箱。

熟练掌握手艺的“黑衣人”

在德国,烟囱清扫工非常有辨识度,他们统一穿着带有金色纽扣的黑色制服,佩戴黑色帽子,连鞋袜也是黑的。这些工装不只在设计上美观有型,更重要的是材质轻便结实,而且能够防止酸性物质以及阻挡风雨。清扫工们的两件“法宝”,一是长梯子,二是一根拴着金属球和球形铁刷子的粗绳。只要站在屋顶上,把金属球和铁刷投进烟囱,再上下拉动绳子,不用钻进烟道就可将烟囱打扫干净。此外,现代清扫工都会配备防尘口罩、手套、护手霜等实用小物品。

可别小看了清扫烟囱这门手艺,烟囱清扫工学徒在完成职业培训后,可以成为熟练工,还可继续进修,取得最高级别的技师资格。因为烟囱清扫工们经常需要背着沉重的工具爬上高耸的建筑,或是钻进布满灰尘的黑漆漆的烟道里,这个行业对身体素质和协调性的要求很高,而且要有责任心、不怕辛苦。

定期清扫烟囱可以有效避免居民煤气中毒或财产损失,因此烟囱清扫工在德国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并慢慢演化成了“好运”的象征。烟囱清扫工通常在新年期间登门拜访,清算上一年的费用,并给房屋主人送上祝福,所以人们都愿意相信,如果能够在新年之际见到烟囱清扫工并与他们握手,幸福就会在来年降临。

形象深受德国人喜爱

烟囱清扫工的形象深受德国人喜爱,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符号,经常作为铜版印刷和各种绘画的主题,或在歌曲和文学作品中出现。在巴登-符腾堡州的菲林根多尔夫市有一家“烟囱清扫工博物馆”,向参观者介绍烟囱清扫工从古至今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和所使用的工具,并展示了上千件以烟囱清扫工为主题的工艺品,以及2600多张从1880年至今的带有烟囱清扫工图案的明信片。

每逢年末时,德国的甜品店橱窗里总是可以看到做成烟囱清扫工样子的蛋糕、巧克力,花店的四叶草盆景里装点着烟囱清扫工小人偶。在厄尔士山地区特产的香薰小木人中,就有多款生动有趣的“烟囱清扫工”造型。人们都乐意购买烟囱清扫工主题的玩具和模型,作为家居装饰或馈赠亲友的新年礼物。德国的不少足球俱乐部都曾在赛季成绩不佳时,邀请烟囱清扫工们到球场为球员们加油助阵,希望球队在这些举着扫帚的“黑衣人”的帮助下尽快转运。

每年年初,柏林烟囱清扫工协会都与柏林动物保护协会合作,拍摄烟囱清扫工们与生活在动物收养机构的小动物的合影,印制成特别的日历,所得销售收入用于动物保护项目。而每年10月15日则是仅在德国才有的“烟囱清扫工日”,届时各地烟囱清扫工协会纷纷组织活动,推介这项古老的手艺,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