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善和他的时代——纪念彭友善诞辰110周年研究展”正式开展

彭友善和他的时代——纪念彭友善诞辰110周年研究展”正式开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19 10: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1年12月18日,由八大山人纪念馆、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彭友善和他的时代——纪念彭友善诞辰110周年研究展”在彭友善美术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通过展出彭友善作品及文献的方式,向他送上一份生日祝福,更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当天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周晓健、张鉴瑞、夏学兵、蔡超、金晨、周京山、林峰、廖维章、王迎春、燕陵、石力、廖媛雨、彭开天等出席,大家就彭友善的家学渊源、艺术风格流变以及近现代江西地区中国画的发展问题等展开讨论。

会上,各位专家表示,彭友善先生作为20世纪江西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极具时代性和爱国性,他在上世纪不同历史节点创作的诸如《同舟共济图》《永生》《全民雀跃庆和平》等大型主题画,极具代表性;解放后创作的虎则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以虎喻人,托物言志。

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此次展览极具学术性和代表性,展览以作品和文献的形式展现了彭友善的一生,让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画家的故事,具有教育意义。

此外,此次展览是一次成功的个案研究展,一个很好的契机,对于如何挖掘老一辈江西画家的故事乃至进一步推广当代江西美术走向公众,具有借鉴意义。

随后,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介绍到,彭友善是近现代江西画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中西合璧的国画创作、美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历经民国和新中国,爱国性和时代性是最深的印记。

周晓健说,展览共展出作品及文献200余件,以期展现彭友善先生的爱国精神和时代印记,从而呈现彭友善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其跌宕起落的一生,引领观众感受在特殊年代下中西文明碰撞所造就的艺术风格和时代风貌。这既是对何彭友善先生的纪念,也是在新时期党的领导下,继承前辈的初心和使命,树立文化自信,并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第一部分“多脉传承”中,主要通过作品和老照片展示彭友善的画风起源,有彭友善的儿时画作,有求学时珍贵的老照片,还有早年中西结合的《双狮图》《高山流水》《大父行乐图》等作品

第二部分“时代先锋”,无论是解放前的《噩梦》《同舟共济图》《最后胜利图》,还是解放后的《漆工镇暴动胜利图》《高虎脑战斗》《香归故土》,亦或是早年的主题人物创作手稿,都体现了爱国精神、时代精神。

中西结合也是他最为突出的个人风格之一,因此在第三部分“融冶中西”中,展出了《自然之神》《大同世界》《华清池》《英雄与美人》等作品,中西合璧、充满活力;第四部分“文人本色”中,主要通过虎和兰竹展他的文人雅韵、君子风骨。他画《百虎图》,或威震山河,或仁爱温良,或舐犊情深……画兰竹,一笔一墨间充满勃勃生机。

建国后,彭友善先后在景德镇和南昌任教,在最后一部分“承前启后”中,通过他晚年的教学手稿、老照片及作品,展现彭友善作为美术教育家的贡献。

可以说,此次展览的展出的作品及文献,极具时代性和代表性,展现了彭友善先生艺术创作的一生。

最后,大家在展厅欣赏画作。由彭友善次子彭中天先生为大家讲解彭友善的艺术作品,娓娓道来、乐趣横生、如数家珍的讲解,观者身临其境,同画作对话,深刻感受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与艺术故事。

此次展览免费开放。期间还将开展讲座、专家导览、志愿讲解、公共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配合展览内容,为观众全面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提供更多的艺术服务。

今年恰逢彭友善诞辰110周年,此次展览既是一份生日贺礼,也是对他深深的怀念。希望通过展览,增加公众对老一辈画家的了解,体会画作中的爱国之情和时代精神。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珍贵画作和文献史料,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发挥了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