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871”重大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优势、生态优势正在变为发展优势,生态工程建设碳汇能力持续增强。

天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871”重大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天津日报 2021-12-02 07: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津北方网讯: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1年10月底,绿色生态屏障基本成型,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73万亩(含部分水面),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成为环首都东南部生态屏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1+4”规划逐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明显向好,北大港湿地南部水循环区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岸线保护和修复落到实处,严格管控岸线周边生态空间,全面禁止审批新增围填海,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整治修复岸线4.78公里,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蓝色海湾。

据了解,我市重大生态工程向北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向西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已全面融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目前,绿色生态屏障区一级管控区成规模的生态区域已有20多处,面积达到150多平方公里;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增加,七里海湿地复浅滩1.5万亩、修复湿地植被1.6万亩,生态系统明显向好;东疆东部沿海岸线修复等5个生态修复项目进展顺利。

随着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优势、生态优势正在变为发展优势,生态工程建设碳汇能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绿色生态屏障区已有10.57万亩生态林纳入碳汇交易,为我市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绿色生态屏障区内依托“天津智谷”、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等优势,加快引育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绿水青山”正在不断变成“金山银山”。东疆亲海公园、生态城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等一批滨海生态修复项目相继建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新目的地,人民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陈璠)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