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筠门岭镇:抓产业,补短板,新型城镇化建设卓有成效——会昌县筠门岭镇示范乡镇建设纪实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产业发展。筠门岭镇把产业发展作为示范乡镇建设核心内容,合理发展一二三产业来夯实发展基础、聚集人流、壮大商贸,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

会昌筠门岭镇:抓产业,补短板,新型城镇化建设卓有成效——会昌县筠门岭镇示范乡镇建设纪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7 16: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筠门岭圩镇鸟瞰图)

筠门岭镇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南部,武夷山脉西麓,赣江贡水上游。全镇地域面积297平方公里,辖2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8万人。筠门岭镇自古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济广高速、G206、G357公路穿境而过,是“赣南四大名镇”之一。全镇林地面积3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0.26%,果业面积5.2万余亩,已探明有莹石、石膏、锡、岩盐等10多种矿产资源。筠门岭镇在2020年抓住示范乡镇创建的历史契机,在产业发展、圩镇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联合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抓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产业发展。筠门岭镇把产业发展作为示范乡镇建设核心内容,合理发展一二三产业来夯实发展基础、聚集人流、壮大商贸,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

(筠门岭镇九二氟盐化工基地)

一是下苦功大力发展工业。原基地因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定支持下,筠门岭镇通过1年多的时间将园区面积扩大5000多亩,解决工业用地紧张问题;投资热电联产电厂、垃圾中转站、20万吨自来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220KV变电站扩容等项目解决园区基础设施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问题;针对当地萤石、岩盐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氟盐化工产业链条招商引资,两年来引进了湖南中盐、石磊氟材、南氟化工、中氟化工、茂源药业、宏强新材料等大型企业,投资总金额42.73亿元。目前,九二氟盐化工基地2020年生产总值达50亿元,实现税收5.6亿元,解决了近4000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省闻名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丰收中的黄金果—赣南脐橙)

(收获喜悦—吴茱萸)

(十里画廊—汉仙湖)

二是强支柱做大做强农业。近日,黄陂村蔬菜基地的贝贝小南瓜已然成熟,正在分批开始采摘,“今年秋季贝贝小南瓜产量和价格不错,收购价在8元每公斤,预计我这一个5亩的蔬菜大棚纯收入能到达到4万元以上”, 黄陂村党支部书记李泽明跟记者如是说道,这是筠门岭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筠门岭镇是农业大镇,自2019年开始响应赣州市委市政府发展蔬菜产业以来,累计发展大棚蔬菜1350余亩,通过推广种植特色品种贝贝小南瓜,预计每亩每年纯收入超过8000元。筠门岭镇还利用蔬菜产业的政策东风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镇28个村(居)均投资搭建村集体大棚15亩,然后返租倒包给种植户,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000元以上。此外,筠门岭镇还利用可开发林地多的自然优势,发展脐橙产业5.2万亩和种植林下经济中药材产业3500余亩,累计带动近4800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年产值超2.2亿元。脐橙和蔬菜目前已成为筠门岭镇的两大农业支柱产业,加上原有的水稻、生猪、桔柚、水产、中药材等行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沐浴圣地—汉仙温泉)

三是促提升强化旅游影响力。

筠门岭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汉仙岩国家4A级景区、汉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角水堡、汉仙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等旅游景点,但因旅游开发投入不足,旅游资源禀赋虽好但影响力远弱于周边地区。为改变这一现状,筠门岭镇在示范乡镇建设中和县旅投公司合作,大手笔融资2.8亿元开发提升汉仙岩创国家旅游度假区,引进宝辉集团建设汉仙温泉度假区,共投资8.3亿元实施了一期项目3个,二期天街、九二人才公寓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每年可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余万人次以上,旅游资源影响力不断提升。

(省级旅游度假区—汉仙温泉夜景)

(水生态文明—湿地公园)

补短板:不断完善圩镇基础设施

筠门岭镇位于赣、粤、闽交界,是珠江水系与赣江水系的交通节点,自古交通便捷、商贸发达,圩镇很早就形成了相对固定格局,圩镇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改造实施难度大。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圩镇的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群众呼声很高。为此,筠门岭镇利用示范乡镇建设的契机,花大力气改造圩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圩镇功能布局。在建设黄埔新区的基础上,两年共投资3.8亿元实施圩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重点改造圩镇老街排水排污、背街小巷整治、农贸市场、湿地公园、圩镇停车场、卫生院及学校院舍改建等项目,圩镇整体面貌和功能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圩镇面积也扩大到了近4.5平方公里。

强治理:圩镇治理不断改善

筠门岭镇是人口大镇、商贸重镇,圩镇常住人口超过2万,圩镇人口多、商贸活跃,这给圩镇治理带来了难题。为改变圩镇治理难题,筠门岭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实施项目解决了圩镇有效通行路面窄、农贸市场狭小、圩镇停车难等难题;二是实行网格化划分路段设立路长、街长、楼长,强化区域内的居民与商户的沟通、互动和监督,以区域治理来带动圩镇整体治理的改善;三是充分利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在全县率先将环境卫生保洁发包给第三方公司实施,并发动乡村干部、“五老”人员、志愿者参与管理和监督;四是强化行政执法,在圩镇大规模开展铁皮棚、外挑式防盗窗、乱搭乱建等“两违”建筑的整治,对户外广告、建筑垃圾、乱停车等圩镇管理的难题强化巡查,严肃执法,圩镇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这两年,我们圩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一下雨街面上就涨水,有时还会倒灌,圩日赶集人车夹杂很乱,晚上吃了饭也没地方散步,多年来群众一直意见很大。现在通过街道路面白改黑、亮化、排水排污改造、停车场和3处湿地公园建设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来筠门岭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开的这个餐馆生意比往年好多了”,在筠门岭镇圩镇经营餐饮的何女士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筠门岭镇在两年示范镇建设中围绕“文旅名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靓镇”的发展格局,共实施69个项目,总投资54.9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9.23亿元,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一个辐射三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正在崛起中。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